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头条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改革开放40年回顾

文章来源:办公室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8-12-17

197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还分散在河南新乡七里营、重庆北碚等地,勉强维持科研队伍,研究所发展面临重重困难。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1979年底,经国务院批准,植保所下放河南新乡和重庆北碚的两地人员才返回北京,开始恢复重建。

一、百废待兴勤创业  团结奋进谋复兴(1979-2002)

1979年底,植保所下放河南新乡(病虫害部分)与下放重庆北碚(农药部分)的两地人员返回北京,开始恢复重建。同年6月,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室成立,作为院属科研机构独立运行,邱式邦任室主任;1990年,更名成立生物防治研究所;2002年,生物防治研究所与农业气象研究所合并组建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1989年,原子能研究所微生物室划归植保所。

植保所回迁北京后,百废待兴,急需改善科研办公条件。首先,将原先的温室操作间改造为临时试验室,搭起木板房作为临时办公室;而后盖起了农药平房试验室、标本馆、图书资料楼、农场办公挂藏室、汽车库、木工车间和铁工车间等设施。除依靠国家正规渠道计划下拨基建经费外,棉病组、农药室、锈病室、玉米螟组等又分别自筹资金相继建成了棉病楼、农药楼、农药风洞室、低温室、玉米螟楼等设施。至1986年,共有6600多平方米建筑先后峻工交付使用,为植保所“七五”“八五”科研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试验条件。在“六五”恢复和“七五”取得重要进展的基础上,经过连续多年的申请,1989年5500平方米的植保所试验办公大楼和依托植保所的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工建设,1991年峻工交付使用,为全所“八五”“九五”科研发展创造了更好条件。

1980年1月,经院党组批准,恢复建制后的植保所设立12个下属机构,包括8个研究室和4个行政职能部门。根据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所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党政分工、健全民主管理;同时,成立科技开发中心,负责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等管理工作。后稍有微调,至1994年机构设置基本保持稳定。1995年8月,为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将原有9个研究室合并为植物病害系、农业虫害系、农药系,直到2003年保持不变。在职职工人数从回迁北京时的150人,逐步增加到1986年时的249人,此后稳定在220人左右。

在这一阶段,植保所的科研工作按照中央对科研单位提出的“出成果,出人才,出经济效益”总体要求,坚持“三手抓”,一手抓科研创新,一手抓人才培养,一手抓产业开发,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科技创新方面,围绕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科技问题,积极争取科研项目,开展科技攻关和协同研究,在粘虫预测预报、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抗病棉花新品种培育以及生物防治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此外,1996年5月,成卓敏主持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抗黄矮病毒转基因小麦新种质”研究被国家科委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外语培训和研究生教育,鼓励出国考察、进修和访问,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研究,科技人员的科研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昆虫学”“植物病理学”专业相继被批准为中国农科院硕、博士学位授予点,植物保护学科被批准为中国农科院首批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1980年,邱式邦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李光博、郭予元分别于1995年、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产业开发方面,所科技开发中心组建后,筹划创办科技开发实体。最先主要与外单位合建,但实践证明,这种形式不成功。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酝酿自办,1992年付诸行动,先后组建了北京顺丰农业新技术公司、农药中试厂、包装瓶厂等3个经济实体,初办几年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6年,全国农药形势极度滑坡,为了集中力量、减少内部竞争,建立更加规范的农药企业,顺丰公司、农药中试厂、包装瓶厂合并,成立植保所农药中试厂,不仅为全所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便利平台,而且为增加职工收入、促进全所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通过这一阶段20多年的发展壮大,植保所的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升,巩固了其在全国植保学科领域领头羊的地位。在农业部分别于1992、1996年组织的“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科研开发能力综合评估” 活动中,植保所均荣登榜首,并获得1996年“全国农业基础研究十强研究所”和“农业基础研究十强研究所”称号。

 

二、抓住机遇求发展  发展创新谱新篇(2002-2018)

步入21世纪,借助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的推动力,植保所进入了全面协调、跨越发展的新阶段。根据2002年10月10日《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关于农业部等九个部门所属科研机构改革方案的批复》,植保所转为非盈利性科研机构。2006年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生物防治学科整体并入植保所。

在这一阶段,为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植保所下属机构几度变动,不断调整扩大。研究机构从2003年的3个系又扩建为2004年的7个研究室,到2010年再扩建3个研究室,总数达到10个,至2013年后又稳定在7个研究室。行政管理机构从2003年的4个处室逐步扩增到2017年的8个处室。正职职工人数稳定在230人左右。

此阶段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试验基地/野外台站布局初步成型,除了原有的河北廊坊基地、河南新乡基地外,分别在山东长岛、内蒙古锡林浩特、吉林公主岭、广西兴安、甘肃天水、新疆库尔勒等地新建了6个试验基地,形成了布局相对合理、功能不断完善的试验基地平台体系。2007年,4栋近1500平方米的科研温室建成,试验研究设施迈上新台阶。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2013年,设施先进、功能配套的1.6万平方米国家农业生物安全中心建成运行。

在这一时期,植保所的科研工作重点是,抓住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的机遇,按照到2020年“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率先进入世界前列”和“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研究所”的总体目标,坚持“顶天立地”的创新方向,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围绕国家农业重大需求,瞄准世界植保科技前沿,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着力攻克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重大科技问题,引领带动全国乃至世界植保科技发展。

2.1  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提升。科研立项、经费逐年增加,屡获突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863、转基因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及重大项目等数十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相继启动,围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灾变机理与防控技术开展持续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在小麦锈病综合治理、棉铃虫区域治理、外来入侵生物监控、高效多靶标农药创制及农药高效低风险体系创建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植保所建所以来获得的唯一一项一等奖。植保所在这一阶段的基础研究不断加强,除了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外,全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不断攀升,从2007年的不足10项上升到近年来的30多项,在Bt棉花生态效应、病毒-植物互作机制、昆虫信息感受机制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通过Science、Nature、Cell、PLoS等世界顶尖刊物发表了数十篇科研进展论文,彰显了植保所在植保学科领域基础研究的影响力。其中,“转基因抗虫棉使北方农作物免受虫害”“生态学试验证实Bt转基因棉花种植可促进对害虫的生物控制”等2项成果分别入选2008年和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近5年,随着“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天敌昆虫科技创新联盟”“国家高效低风险农药科技创新联盟”的牵头成立、“农业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学科群”建设的牵头启动,以及作为科技创新工程首批试点所的启动实施,正引领全国植保学科发展跨入新的征程。

改革开放40年来植保所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国家奖励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获奖类型及等级

主要完成人员

获奖年份

1

蝗虫综合防治研究

全国科学大会奖

邱式邦、李光博等

1978

2

粘虫越冬迁飞规律研究

全国科学大会奖

农作物病虫测报研究室

1978

3

棉花枯萎病综合防治研究

全国科学大会奖

棉花枯萎病防治研究组

1978

4

小麦条锈病防治研究

全国科学大会奖

陈善铭、汪可宁等

1978

5

小麦吸浆虫防治研究

全国科学大会奖

小麦吸浆虫研究组

1978

6

农药六六六制造研究

全国科学大会奖

原华北农科所理化系农药室

1978

7

飞机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在农林牧业上的应用

全国科学大会奖

飞机超低容量喷雾防治组

1978

8

农药混合粉剂的研制

全国科学大会奖

王君奎、王智增等

1978

9

滴滴涕固体乳粉

全国科学大会奖

农药研究室

1978

10

乙基对硫磷及甲基对硫磷

全国科学大会奖

农药研究室

1978

11

5406抗生菌肥的研究

全国科学大会奖

尹莘耘、林德忻等

1978

12

粘虫越冬迁飞规律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李光博、王恒祥等

1982

13

棉花抗枯萎病、高产新品种“86-1号”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马存、石磊岩等

1985

14

我国西半部地区黏虫常发世代虫源及预测预报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李光博、王恒祥等

1985

15

玉米螟人工大量饲养、抗螟性鉴定及高效治螟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周大荣、王玉英等

1985

16

中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体系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陈善铭、汪可宁等

1987

17

熏灭净(硫酰氟)的研究生产及在农村、外贸、文史档案、轻纺、城建等方面大规模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陈仲梅、徐国淦等

1987

18

利用磷肥副产品研制的新型杀菌剂氟硅脲

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屠予钦、魏岑等

1987

19

控制棉花主要害虫综合防治对策及关键技术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齐兆生,曹赤阳等

1988

20

应用芜菁夜峨线虫防治小木蠢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杨怀文、张刚应等

1991

21

赤眼蜂的应用研究、工厂化生产及大面积防治示范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原生物防治研究所

1995

22

中国苏云金杆菌杀虫剂的商品生产质量标准及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原生物防治研究所

1995

23

控制棉铃虫猖獗危害配套综合防治关键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王武刚、戴小枫等

1996

24

小麦红吸浆虫种群动态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倪汉祥、丁红建等

1998

25

繁6及其衍生系小麦抗条锈性变异及对策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吴立人、王凤乐等

1999

26

棉铃虫区域性迁飞规律和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吴孔明、郭予元等

2007

27

防治重大抗性害虫多分子靶标杀虫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冯平章、芮昌辉等

2008

28

棉铃虫对Bt棉花抗性风险评估及预防性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吴孔明、郭予元等

2010

29

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陈万权、康振生等

2012

30

主要农业入侵生物的预警与控制技术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万方浩、张润志等

2013

31

农药高效低风险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郑永权、张宏军等

2016

32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第三版)》

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郭予元、吴孔明、陈万权等

2018

2.2  国际合作交流日益活跃。加快全球科技合作布局,先后与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50余个农业科研机构和大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年均来访与出访近300人次。充分利用政府间、区域间各种渠道,年均争取国际合作项目数十项,合同经费超亿元。MOA-CABI生物安全联合实验室、农业生物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等国际合作平台相继落户植保所,推动了与各国科研机构的实质性科技合作。成功主办“国际植物保护大会”“国际杂草科学大会”“国际生物入侵大会”等多个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一批专家近百人次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和国际机构任职,凸显了植保所在植保学科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地位。配合国家战略实施,由植保所牵头成立的“一带一路”植保国际联盟将带领植保区域合作迈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

2.3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坚持引育并举,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根据学科发展需求,通过“院杰出人才工程”“院青年英才计划”等人才引进计划,吸引30多名高层次人才来所工作,其中包括国家杰青获得者4人,大大增强了重点学科领域创新团队建设。另一方面,实施激励“组合拳”,充分调动自有人才创新积极性,大力培养中青年科技骨干。在这一阶段,共有2人获得国家杰青基金资助,4人获得国家优青基金资助,7人入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2011年,吴孔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7年,周雪平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8年周雪平当选美国植物病理学会会士。

2.4  现代院所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为落实习总书记贺信精神认真落实 “两个一流”建设要求,积极借鉴国际经验推动现代科研院所建设,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2018年11月6-7日植保所召开“植物保护国际咨询委员会会议”,创新科研管理方式,邀请国际植物保护领域知名专家,对我所科技创新工程全面推进期工作进行诊断评估,谋划团队发展方向。会议全程用英语交流。国际咨询委员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植保所作为中国植物保护领域的带头作用和在国际植物保护学科的地位,标志着植保所国际一流学科建设取得全面进展。

三、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加强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

1980年11月1日,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批准,植物保护研究所党委成立,这是院属京区单位中第一个成立党委的研究所。植保所两级党组织围绕不同时期的党建工作任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教育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党建工作与植保科研及其他各项工作有机结合,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群团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力促进了全所各项事业的发展。

我所在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与集体,自“十二五”以来,共有11人、5个集体获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其中2人获五一劳动奖章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3人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和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5人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农业先进个人、农业农村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和农业部十佳青年。我所荣获农业农村部文明单位称号,1个研究室被评为全国农业先进集体,1个研究组获农业部“青年文明号”,1个党支部被评为农业部先进基层组织。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植保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百废待兴迅速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科研院所,特别是进入21世纪,植保所的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尤其在国际植保学科领域的影响力与话语权显著增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院研究所综合评价中,植保所连续六年保持“人均实力第一”的好成绩。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回首过去,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信心满怀。植保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面向”“两个一流”“一个整体跃升”的要求,始终牢记新时代国家队的使命担当,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加快植保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创造新业绩、铸造新辉煌,为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