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科学家
董丰收,男,汉族,1974年5月出生,河南沁阳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研究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生物性危害因子(植物源)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家农药残留标准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农药残留与环境安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农药学学报》、《现代农药》、《农药科学与管理》等期刊编委。2019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长期从事农药残留与环境归趋,农药应用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5项,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Food Chemistry,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SCI收录论文60余篇,主(参)编著作5部,制定了40项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3完成人),获2015年、2020年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项(第3完成人),2019年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团队奖1项,2020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第2完成人)。
团队成员
1. 资深首席
郑永权
2. 团队科研骨干
固定岗位:蒋红云、李远播、刘新刚、张兰、徐军、吴小虎、毛连纲、张燕宁
3. 团队科研助理
固定岗位:朱丽珍、潘兴鲁、杨阳
团队创新任务
1. 农药残留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
2. 农药环境风险评估及控制
3. 农药代谢与健康效应评估
团队使命清单
承担评估和控制农药应用风险任务,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团队成果
2013年以来,团队成功创建了农药高效低风险应用技术体系,研发了农作物全程减量用药协同增效技术及配套产品,揭示了我国常用三唑类、新烟碱类16种农药的归趋特征、隐性残留风险,探究了农药应用职业及农区人群健康暴露特征,解析了我国创制农药的环境代谢行为及毒性特征,阐明了高风险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环境毒理机制,探明了典型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制,成功研制除草剂污染农田后茬植物药害控制修复技术,制定了食品安全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417项和检测方法国家标准2项,制定了农药施药限量标准12项,发表科技论文280余篇,其中SCI收录180篇,被引用3000余次。出版著作5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7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团队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