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所历史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8月,是以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系和农药系为基础,首批成立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五个直属专业研究所之一,时有在职职工116人,设有植物病害、农业虫害和农药等三个研究室,是专业从事农作物有害生物研究与防治的社会公益型科学研究机构。
1970年初,研究所病虫研究部分搬迁至河南、农药研究部分搬迁至重庆;1979年从河南、重庆搬回北京。198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微生物研究室整建制划转研究所。1992年,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对外开放。2006年,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原植物保护和生物防治学科划转至研究所。2013年,依托研究所的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投入使用。2013年,研究所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第一批试点研究所。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2022连续十一年科研院所评估中,植保所位居人均实力第一。
二、科研团队
现有在职职工234人,其中科技人员229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 97.86%。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01人,占科技人员的比例达到 87.8%;具有博士学位人员 179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78.17%。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6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资助1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2人,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0人(个)。形成了一支以院士为龙头、高级科技人员为主体、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贮备丰厚、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创新工程实施跨越发展期,研究所建设有18个创新团队,分别是粮食作物真菌病害监测与防控、经济作物真菌病害监测与防控、作物病毒病害监测与防控、作物线虫与细菌病害监测与防控、经济作物虫害监测与防控、粮食作物害虫监测与控制、农药应用风险控制。农药分子靶标与绿色农药创制、土壤有害生物防控、智慧植保、天敌昆虫保护与利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抗虫功能基因研究与利用、抗病虫作物生态安全评价与利用、农业入侵生物预防与监控,农田杂草监测与防控,草地虫鼠害监测与防控等。
三、科研领域和重要成果
研究所设有植物病害监测与防控、农业害虫监测与防控、农药研究、生物防治、植保生物技术、入侵生物预警与防控、杂草鼠害与草地有害生物防控等7个创新中心,全面涵盖了当今植物保护学科的内容,形成了植物病害、植物虫害、杂草鼠害、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生物安全和植保生物技术等7个院级重点学科领域,建成了完整的现代植物保护学科门类,每个学科领域涵盖2-4个研究方向。
目前,植保所主持承担省部级及以上项目(课题)242项, 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5项,课题16项;“973”计划课题 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3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5项;“948”计划1项;转基因重大专项6项;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0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1人。
近年来,获得各种科技成果奖励5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奖32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奖8项,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技进步奖10项。“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农业入侵生物的预警与监控技术“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农药高效低风险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226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审定农作物新品种和获新品种保护6个,获得农药登记证32个,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50余项。
建所以来,累计发表论文8000多篇,其中SCI论文1500余篇。2018年共发表科技论文363篇,其中以第一单位或通讯单位在Cell Host & Microbe、Science Advance、PLoS Pathogens、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PNAS等顶尖杂志上发表SCI论文突破17篇。研究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量逐年增多,彰显了部分科研团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四、科技平台
研究所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植物保护科技平台体系。建成了由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学科群)、农业农村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中美生物防治合作实验室、MOA-CABI作物生物安全联合实验室等组成的植物保护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以依托我所建立的农业农村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农业农村部植物抗病虫性及农药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为主体构成了科技服务平台。河北廊坊、内蒙古锡林郭勒、河南新乡、甘肃天水、广西桂林、吉林公主岭、山东长岛和新疆库尔勒8个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基地)的植物保护科技支撑平台体系已初具规模。
五、国际合作
植保所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现代科研院所的目标,立足于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强化植物保护国际科技合作顶层设计,持续深化双边和多边科技合作。研究所已先后与美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欧洲(法国、瑞士、英国、德国、挪威、比利时、匈牙利、荷兰、俄罗斯、丹麦、意大利、西班牙、哈萨克斯坦、捷克、土耳其),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孟加拉国、韩国、日本、蒙古、越南、老挝、缅甸、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国、朝鲜),非洲(苏丹、卢旺达、肯尼亚),国际组织(FAO、CABI、CIMMTY、IRRI、IAEA、UNIDO),跨国公司(先锋、先正达、拜耳)、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等全球4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国际基金会建立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谋划了多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提升了我所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切实推动了先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走出去”。
研究所获批科技部认定的“农业生物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17年度、2020年度连续两次评估结果为“优秀”。与合作伙伴共建中国农业农村部-CABI生物安全联合实验室、中国农业农村部-CABI欧洲实验室、中美生物防治联合实验室、中澳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联合中心、海外农业研究中心-植物保护研究室、中-法植物保护国际联合实验室、中挪作物保护与农业生物安全联合实验室等部、院、所级国际联合实验室。
“十三五”以来,派出各类访学、合作交流团组497人次,其中到国外进行中长期访学和培训25人;请进外国专家742人次,其中来华中长期工作的外籍专家19人。聘请25位高端外国专家为客座教授,其中4位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举办了“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一带一路国际线虫研讨会”“第四届北京国际分子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等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共28次。举办境内外国际培训班11次,覆盖缅甸、老挝、越南、卢旺达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300名学员。
研究所专家参与全球治理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44人次在国际植物保护科学学会、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草地贪夜蛾防控指导委员会、国际生物防治组织等国际机构兼任主席、副主席、委员等职务;106人次兼任知名国际学术期刊的副主编、编委等职务;组织牵头或积极参与了FAO草地贪夜蛾行动计划等6项全球大科学计划。
六、科技开发
通过科技下乡、科技兴农等方式,开展技术服务、技术转移,大力示范推广科研成果。2009年以来,针对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研发主要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防治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品种等176项,其中93项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地控制了农作物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实现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3亿元左右,对农作物有害生物的持续有效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廊坊农药中试厂为龙头,中保绿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载体,组建了“中保兴农种业公司”“中保科农生物公司”“中保益农物业管理公司”和“中保御京香餐饮公司”等子公司,促进农药厂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全年销售额已达到2.3亿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与阿里巴巴和天猫这2个国内最大的B2B和B2C电商平台合作建立中保官方旗舰店,将有力推动中保品牌和技术品牌的建设,为解决“服务好最后一公里”这一国家农技推广服务思路增加了新的渠道和方式,利用植保所资源优势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技送进千万家”的理念,为变革中的中国农村乃至城市迅速提供最专业的植保服务和作物解决方案。
七、学会与期刊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挂靠研究所,与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和《植物保护》等期刊。
八、所训:
勤勉 精诚 求实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