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群园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长岛试验站精神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作者:植保所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23-06-22

1996-1997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科研人员以“天津-大连-烟台”为考察路线,历经14次客轮航捕,发现棉铃虫、粘虫等21种昆虫存在跨海迁飞行为,证实“渤海湾”是昆虫往返华北与东北平原的重要迁飞通道。2002年,植保所选定位于渤海湾中央、山东省长岛县最北端小岛——北隍城岛,决定在此建立试验站。2003年,长岛昆虫迁飞试验站正式建立,一批批植保人相继登岛开展实验。

整整20年,面向华北、东北农业主产区迁飞性害虫防控科技重大需求,长岛试验站全体师生以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努力和无悔的青春,攻克一道道昆虫迁飞科学难题,研发一项项害虫防控关键技术,取得了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绩和产业贡献,同时也铸就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长岛试验站精神”——“扎根海岛、问天探虫、扼守咽喉、心系沃野”。

扎根海岛,源于对揭示昆虫迁飞规律的不懈追求。20年前,植保所科研人员登上了距离陆地直线距离63公里的北隍城岛,开始了艰辛的拓荒之旅。他们租用渔民小院、废弃校舍,克服交通、饮水、用电、住宿、吃饭等一个又一个困难,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安装起昆虫雷达,搭建起简易实验室、养虫室和宿舍,凭借自己的力量创造出了完备的科研条件。20年来,为了早日揭示昆虫迁飞规律,一批又一批科研人员前赴后继、薪火相传,不断登上这座小岛。他们舍弃舒适的都市生活,长期远离家人朋友,与渔民海鸟为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系统开展昆虫迁飞规律及其机制研究,在深海孤岛破译昆虫迁飞的科学奥秘。

问天探虫,源于对创新害虫防控科技的笃定信念。20年前,谁也不会想到,这座深海孤岛会建成世界一流的昆虫雷达监测站。植保所人相信信念可以战胜一切,他们经过一次次漂洋过海,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扫描昆虫雷达、垂直昆虫雷达、大口径X波段扫描雷达等先进设备一台台搬上北隍城岛,最终建起了监测站。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提取昆虫个体飞越雷达波束时的轨迹参数,实现对天空中迁飞昆虫的精准识别与数据监测,还可以获得昆虫迁飞的速度、方位、高度、种群密度和数量等参数,显著提升迁飞性害虫监测预警科技水平。他们所开展的,是国际领先的“探虫”实践,是农业昆虫领域的“问天”工程。

扼守咽喉,源于对华北东北迁飞通道的敏锐判断。北隍城岛,地处渤海海峡中心区域,是120余种农业昆虫季节性迁飞的必经之地。植保所科研人员凭借敏锐的洞察、科学的判断,在这“咽喉”之地建立了前哨监测站,搭建起养虫室、吊飞室、昆虫行为暗室、昆虫食诱剂监测等多个研究平台。20年科学研究积累的海量数据,结出了累累硕果。如今,植保所人已经明确了环渤海湾地区跨海迁飞昆虫种群数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掌握了多种重大农业害虫的迁飞规律及高空飞行行为,为我国农业害虫精准监测和阻截防控奠定了重要基础。

心系沃野,源于对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的责任担当。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虫口夺粮”始终是植保所科研人员的责任使命,20年来,他们践行初心使命,坚守海岛,问天探虫,通过基础数据监测与分析,为重大农业害虫预警信息发布和统防统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华北、东北两大农区农业防灾减灾、粮食稳产保供发挥重要科技支撑。他们情系三农、心系地方,积极服务当地农业农村产业发展,不断推动海岛生态环境保护效能升级,助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长岛试验站精神”是新时代农科精神的典型,是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岛试验站精神,是坚守,是热爱,是信念,是责任,更是担当,激励着一代代农科人厚植爱农情怀,担当兴农使命,积极投身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进程,激励着广大科研人员和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大舞台和农业强国建设主战场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勇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