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郭建英
2004年至2012年的9年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每年出台的一号文件均以农业为主题,充分体现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纵观这9个一号文件,其主题分别为:促进农民增收(2004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5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发展现代农业(2007年)、加强农业基础建设(2008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2009年)、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基础(2010年)、加快水利改革发展(2011年)、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2012年),这些主题的演替反映出党中央和国务院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推进“三农”工作的光辉历程;也正是在这些文件精神的指引下,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令世人瞩目的九连增。
在2012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一号文件)中,针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的现实形势,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必须坚持科教兴农战略,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文件还列举了推进科技创新的具体举措,包括: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
作为一名从事生物入侵研究的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对2012年一号文件精神的学习,我对于我国入侵生物学学科蓬勃发展的前景充满期待。
一、我国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形势严峻、气候变化加剧了生物入侵进程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农林生物灾害频繁爆发的农业大国;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外来生物入侵加剧了这一矛盾。主要表现为:我国多种外来入侵物种爆发成灾,新的入侵疫情不断突发,潜在入侵物种截获频次激增。目前已入侵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外来物种有520多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多达100余种。据估计,仅烟粉虱等13种危害较大的农业入侵物种所造成的损失已达574亿元。我国进出口业务量大、边境线绵长、外来有害生物跨境传播途径多,2010年口岸截获外来有害生物27万批次。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将加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进程与扩张的格局,一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对本地生境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为外来入侵生物创造了机会和空间;另一方面,适应了全球气候变化新选择压力下成功入侵的物种,将比本地物种具有明显的生理或生态优势,并反馈促进外来物种的入侵。
二、生物入侵防控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机遇
目前,技术手段落后仍是制约农林入侵物种防控能力的主要因素;对于成灾机制和控制基础深入研究的相对缺乏是制约防控能力技术创新的障碍;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也是制约防控能力的物质基础。
近十年来,国家对生物入侵研究高度重视,科技部、农业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相继立项支持入侵物种防控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为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经费来源提供了强大的源动力;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的迅猛发展,为外来入侵物种成灾机制的研究及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可能;我国业已形成的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研究的科研团队和基础设施,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人力和硬件环境。
2012年的一号文件对于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均有清醒的认识,并明确指出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的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因此,随着2012年一号文件的贯彻和落实,我们期待着生物入侵防控的科技创新将得到更广泛和深入的支持。
三、加强生物入侵防控科技创新的目标和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2012年的一号文件中还指出,有害生物控制和生物安全等是农业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重点,需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为保障粮食生产,大力支持在关键农时、重点区域开展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加快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完善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支持政策。
为贯彻这些精神,生物入侵防控基础和应用研究的目标应包括:加强生物入侵基础研究;发展和创新有效的外来入侵物种预防与控制技术;完善外来入侵生物预警和控制体系的高水平基础设施平台和监控网络技术平台;加快重要农业入侵物种防控技术的区域性推广应用;稳定和培养生物入侵相关人才;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强公众认知的宣传和教育。
针对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生态学过程、成灾机制及其预防与控制特点,在我国国家主体科技计划中应优先发展的领域包括:入侵物种防控的基础平台建设、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在基础平台建设方面,全面系统开展我国农林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技术和安全性普查;在局部分布的重要入侵物种的入侵区和前沿扩散阵地,建立长期的野外观测试验站和观测点。在基础研究方面,深入研究重要农业入侵物种的灾变机制与控制基础,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入侵的影响与生态学效应。在关键和高新防控技术发展方面,重点开展:潜在入侵物种的预警及口岸侦测及除害处理技术,新入侵物种和局部分布入侵物种的紧急处理和扩散阻截技术,重要农业入侵物种的快速识别新技术-入侵昆虫的DNA条形码技术,重要农业入侵物种的遗传不育技术,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重要农业入侵物种的持续治理技术,农业外来入侵物种预警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重要农业入侵物种野外实时远程监控的数字化平台。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大力推进重要农业入侵物种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将大幅度提升我国针对外来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口岸侦测与应急处理、生物防治与持续控制技术的科技创新能力,有效遏制外来有害生物在我国的入侵、扩散和危害,从而提升我国重大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的公共管理能力,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和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的提高。
四、小结
生物入侵研究任重道远,2012年一号文件不仅为我们指明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使我对生物入侵生物学的研究前景信心百倍。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各项农业方针政策,与时俱进;注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和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研以致用,在本职岗位上加倍努力地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重要农业外来入侵生物的预防与控制研究,为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