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陈万权 郑传临
2012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一号文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产品供给保障的支撑,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三化同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部署,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必将对我国农业科技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研究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学习、贯彻和落实文件精神实质。结合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部署以及我所2012年度工作计划、“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领导班子成员、所属各部门负责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制定落实方案,分解目标和任务,明确责任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贯彻落实到位,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把广大科技人员的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行动落实到推进植物保护科技事业上来。
一、中央一号文件对植物保护科技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加强有害生物控制、生物安全和农产品安全等方面基础研究,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在新型肥药、疫病防控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加大涉农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力度。按照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要求,增加涉农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数量,支持部门开放实验室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鼓励科研院所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大力支持在关键农时、重点区域开展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加快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完善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支持政策。
二、植物保护科技创新工作任重而道远
全球粮食短缺,国际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紧张,从而导致粮食价格飙升,并直接危及人类粮食安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出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增加粮食产量和改善品质;二是有效控制生物灾害、减少损失。科学合理地控制粮食作物的生物灾害是我国植物保护研究任务的首善之举,重中之重。然而,在新时期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研究和防控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一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耕作制度变革,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危害规律更加复杂多变,这为植物保护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气候条件是农作物病虫害暴发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全球气候变暖必然引起有害生物发生区域和暴发流行规律的变化,如近年东北亚地区水稻褐飞虱暴发成灾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跨区作业、直播免耕、转基因抗病虫作物等轻减化耕作栽培制度必然导致有害生物扩散传播速度加快、优势种群频繁演替,使一些原本次要的有害生物上升为生产上的重要致灾因子。针对全球气候变化、耕作栽培制度变革等新形势,必须深入开展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发生危害规律和持续治理基础研究,创新生物灾害防控的技术手段,提高监控预警能力和水平。
二是随着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融合,农业外来生物频繁入侵、植物疫情事件不断发生,这对植物保护科技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挑战。随着国际市场的融合和交流合作的频繁,外来生物入侵我国的风险日益加大。危险性外来有害物种往往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毁灭性和掠夺性等特点。近年来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呈现出种类增多、频率加快、蔓延加速、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外来生物入侵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而且还破坏稳定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损失。强化外来物种的生物学、入侵机理以及应急扑灭和持续控制技术研究是新时期植物保护科技工作又一重任。
三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食品安全备受关注,这对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防控策略和技术措施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人们在吃饱、吃好的同时,更加讲究吃得安全。随着国家对农业安全生产和农业环境的日益重视,以“安全、环保”的生态抗灾、生物控害、物理防治、作物抗病虫品种等技术为主体的“绿色植保”必将替代传统的单一依靠农药防治手段。依靠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生物农药是解决我国农业安全生产、经济发展必然趋势。发展生物农药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加强生物农药的技术研发,积极推进生物农药产业化,是防治农业生物灾害、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和维护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转基因技术是21世纪引领未来的前沿技术之一,转基因抗病、抗虫和抗除草剂作物的商业化种植是有效防治病虫草害的首选措施,其独特的经济性状和功效,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然而,转基因产品的环境和食用安全性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需要通过严密的科学研究加以解答和澄清。
三、加强植物保护科技创新的对策措施
植物保护研究所属国家级植物保护科研机构,主要任务是以农业有害生物和农药为主要对象,研究和解决全国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的重大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问题,促进国际合作交流与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研究所已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服务能力。今后将在全面掌握、深刻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围绕国际植物保护科技发展方向和国家重大需求,按照“顶天立地、跨越发展,构建国际一流研究所”的总体发展目标,制定科技规划,整合科技资源,抓早、抓紧、抓好各项科研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国内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合力,克难攻坚。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加强植物保护学科建设。夯实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药学、生物防治学等传统学科,发展生物安全学、入侵生物学、植保功能基因组学等新兴学科,扶持杂草学、鼠害学等劣势学科,构建完善的植物保护科技创新学科体系。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努力做好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等的建设、运行与管理工作。
三是加强人才与团队建设。结合学科调整和机构调整,依托科技创新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培育一批能够把握世界植保科技发展方向、在关键领域和重点岗位具有开创意识的科学家队伍;制定符合学科发展的人才引进、培养规划,以学科的战略重组推进重点学术团队建设,打造一批团结协作、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团队,实现人才整体效应的最大化;着力构建以提升能力为目标的育才机制、以开放灵活为目标的聚才机制和以人尽其才为目标的用才机制, 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优秀植保科技创新团队。
四是加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在农业有害生物控制、生物安全和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在植保功能基因组、植物疫苗、转基因昆虫、植物病害分子诊断、农业害虫雷达监测等前沿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抢占现代植保科技制高点。在新型农药、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科学用药等病虫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提供技术支撑。加强“科研、教学、推广”和“试验、示范、应用”两个三结合,在全国农作物主产区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和野外观测实验站,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鼓励专家在关键农时、重点区域深入天边地头,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