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灵渠,一脉贯湘漓;五百走廊,湘桂皆兴安。12月13-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专家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保所联合广西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广西自治区农科院植保所、兴安县人民政府等组织召开了“湘桂走廊重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绿色防控观摩交流会”。植保所副所长陈昶、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二级调研员覃军福,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站副站长彭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李其利、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食品所所长何建军、兴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世语等领导出席会议。活动由植保所成果转化处处长袁会珠主持。
陈昶指出,湘桂走廊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理、经济和文化作用,目前仍然是中原进入北部湾、连接大西南、对接东盟的重要通道,湘桂走廊也是水稻“两迁”害虫的主要迁飞通道,同时果树重要检疫性病虫害如柑橘黄龙病、葡萄根瘤蚜在此地也发生严重。而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的跨区域转移,增加了有害生物治理的复杂性,实践中需要根据作物生产模式解决多种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问题。植保所依托兴安试验站,结合当地农业发展情况,针对水稻、果树等作物重大病虫害开展了综合防控技术的研发集成工作, 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兴安开展重要病虫害监测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对于区域性作物病虫害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与会领导专家首先乘车前往兴安县溶江镇廖家村,现场观摩葡萄根瘤蚜、柑橘黄龙病发生监测与防控情况,观摩葡萄根瘤蚜应急化学防控技术效果。田间现场观摩后,与会领导专家赶赴植保所兴安试验站,集中观摩植保所研发的重要农作物监测检测与绿色防控技术展示。植保专家团针对区域重要病虫害水稻两迁害虫、柑橘黄龙病以及葡萄根瘤蚜等从机制解析、监测预警、关键防控技术与产品、综合防控技术模式的集成与示范等角度通过展板形式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会议围绕水稻、果树等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邀请植保所侯茂林研究员、周焕斌研究员、韩兰芝研究员、袁会珠研究员及刘永强研究员分别做了“水稻‘两迁害虫’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水稻抗性分子设计与精准编辑利用”“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与产业化应用”“柑橘黄龙病检测与木虱抗药性监测”“葡萄根瘤蚜研究进展”的工作报告。
覃军福介绍了广西农业生产基本情况以及产业发展需求,并就依托兴安试验基地进一步加强植保技术培训、科技合作和人员交流等提出了建议。会议明确,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依托兴安试验站进一步加深与广西各单位的深度合作,共同为农作物病虫害高效绿色防控贡献力量。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兴安县农业农村局、植物保护监测站、北京中保绿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及种粮大户等60余名代表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