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主办的“大豆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观摩交流会”在吉林公主岭召开。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王建强、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任务局生物安全处处长杨念婉、重大任务跟踪专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润志研究员、吉林农业大学校长李启云教授、东北农业大学副校长陈庆山教授、吉林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伟研究员、辽宁省植保植检总站站长孟威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植保植检中心主任黄俊霞研究员、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张振铎研究员等行业主管部门领导、重大任务管理机构、高效和农业推广服务部门的近8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所长陆宴辉,副所长陈昶和陈捷胤出席会议。
为系统应对大豆病虫害挑战,中国农业科学院于2025年初启动“大豆重大病虫害防控产品创制及技术集成”重大科技任务,并由植保所牵头成立“大豆病虫害防控协作组”,推动有组织科研和跨单位协同攻关。本次会议是该任务启动和协作组成立以来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展示与交流平台,聚焦大豆产业防控瓶颈问题,集中展示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及集成示范成效,为提升大豆单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9月24日上午,在试验示范现场,陈昶研究员介绍了植保所在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上统一部署,与会代表实地观摩了大豆病虫害监测预警、绿色农药创制和防治技术集成等最新研究成果及田间应用效果。随后,陆宴辉研究员主持室内汇报与交流会,院重大任务负责人彭焕研究员代表任务团队和协作组汇报了大豆重大病虫害成灾规律、高效绿色产品创制和技术研发、综合防控技术集成示范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进展。杨秀玲研究员、陈磊副研究员、任杰副研究员、黄兆峰研究员分别就大豆双生病毒病、大豆重要病害防控新靶标分子挖掘、生物制剂创制和复合种植杂草防控等专题作了代表性工作汇报。与会领导和专家对重大任务和协作组的进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围绕项目的实施和大豆产业面临的难点问题,专家组建议,未来研究应更加注重区域针对性和问题导向,结合生物防治、生态调控、抗病品种的利用和农艺措施,形成标准化、简便且具有操作性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根据不同产区的生态条件、耕作制度和种植模式的差异,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技术方案,与地方农业推广部门、规模化种植主体的加强合作,从而推动技术成果的应用和落地。
在下午的大豆病虫害防控技术学术报告会上,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张伟研究员、东北农业大学韩英鹏教授、吉林农业大学史树森教授、沈阳农业大学纪明山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夏业强副教授等专家分别围绕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抗病虫种质创新、病虫害精准防控及除草剂药害治理等前沿热点作专题报告,为大豆绿色防控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田间观摩合影
室内汇报和专家咨询会
田间示范观摩
室内汇报和专家咨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