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专家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广州市增城区举办“稻田飞防除草新技术观摩暨飞防除草技术交流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王建强、农药检定所药效评审处处长袁善奎与会指导,植保所副所长陈昶与会致辞,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植保处处长陈喜劳、黑龙江省植物保护站首席专家林正平等参会。
专家团首先前往增城试验基地,实地查看无人机飞防除草效果,并观摩无人机大雾滴喷雾技术和产品演示。数据显示,使用氧氟草酯+五氟磺草胺配合0.5%~1%飞防助剂,对稻田杂草防治效果高达96.8%,防治效果与作业效率均优于传统施药方式。随后,专家团听取了科研团队技术研发汇报。该项技术由植保所自主研发,重点突破了除草剂飞防过程中雾滴易飘移、分布不均等技术瓶颈。通过使用大雾滴(粒径可达800 μm)配合专用水面高扩散飞防助剂IPP-6和IPP-R1,有效降低了除草剂雾滴飘移风险,且实现了除草剂在水面的均匀分散。该技术既可适用于封闭处理,也可用于茎叶喷雾处理,操作简便,省工省力。
柏连阳院士等多位专家对该技术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技术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是解决除草剂飞防作业中药害风险和施用规范有效技术措施,建议有关部委进一步加大科研与政策支持,推动该技术在全国水稻主产区落地生根。来自全国农业科研院所、植保系统、高校及企业的30余位专家代表现场观摩并交流了一项具有突破性的植保无人机喷雾防治稻田杂草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