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1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农业入侵生物扩张蔓延机制与高效防控技术研究”项目组在云南玉溪组织召开“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现场评价暨防控技术培训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刘万才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首席专家黄宏坤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石旺鹏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万方浩研究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检疫站王惠卿研究员、云南省植保植检站李亚红高级农艺师、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段兆尧正高级工程师、玉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田珍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刘万学研究员、普洱学院蒋智林教授等单位70余名领导和专家参加了活动,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同步直播的形式进行。
活动伊始,项目首席张桂芬研究员系统展示了基于云边端协同的智能监测预警、野外现场快速精准鉴定、低成本长持效性诱芯、高防效的苏云金杆菌(Bt)G033A可湿性粉剂、基于性信息素的迷婚干扰、基于性诱灯诱的雌雄虫双诱杀、基于天敌昆虫赤眼蜂和南方小花蝽的生物防治、基于功能植物的生态调控等多项技术。针对新发与突发区,项目集成了以“监测预警、高强度药剂喷施、高密度性诱集带阻拦、物理/生物阻隔、就地喷药闷杀”为核心技术的番茄潜叶蛾高效扩散阻截与应急处置技术体系;针对典型发生区,集成了以赤眼蜂寄生、迷婚干扰、雌雄虫双诱杀、生态调控与生防菌剂协同增效等综合防控技术。与会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本次活动成效,认为本次活动全面展示了番茄潜叶蛾高效绿色防控技术的创新成果,示范效果显著;同时,结合现场观摩评价与防控需求研讨,与会专家建议进一步强化技术模式的示范推广,扩大应用覆盖面,提升防控成效。
据悉,此次观摩会的协办单位云南玉溪阳瑞有机农场为玉溪地区最大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之一,常年种植番茄、茄子、黄瓜、丝瓜和草莓等有机蔬菜。自2018年番茄潜叶蛾暴发以来,项目组在当地连续多年开展番茄潜叶蛾、美洲斑潜蝇等重大入侵物种防控技术研发。以该基地为核心示范区,项目组集成了以“监测预警、理化诱控(性诱/雌雄虫双诱杀)、生物防治(天敌释放/迷向干扰)、科学用药”为核心技术,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物理阻隔、温度调控)、生态调控”为配套技术的番茄潜叶蛾区域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据统计,该技术模式已经在新疆、甘肃、云南、内蒙古、山西、山东、宁夏、北京等地示范推广应用530余万亩次,示范区虫果率低于1%,化学药剂减施3-4次/茬,整体防效稳定在80%以上,实现了番茄潜叶蛾的“可防可控”。
之后,项目组还举办了番茄潜叶蛾的识别监测与绿色防控技术培训。来自玉溪市9个区县的60余名植保植检和农技推广人员、番茄种植大户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为提高地方农业针对重大外来入侵物种防控能力、促进绿色植保理念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保障我国番茄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