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植保所召开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长芒苋区域防控技术示范测评会

文章来源:农业入侵生物预防与监控创新团队      作者:黄聪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25-09-15

9月11-12日,植保所联合6家科研单位在河北廊坊召开“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长芒苋区域防控技术示范测评会”。活动邀请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西南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单位的8名行业专家担任评价专家。植保所纪委书记刘水长出席,活动由入侵生物预警与防控创新中心主任刘万学研究员主持。

活动采取田间实地考察、现场汇报、质询讨论的方式,向专家组全面展示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新发农林外来入侵物种种群暴发、维持与灾变机制(2022YFC2601000)”研发的“重大外来入侵物种长芒苋靶向性种群崩溃诱导技术”。在田间实地考察环节,植保所王瑞副研究员向专家们介绍了长芒苋的危害特征、起源、扩散和入侵我国的历史动态,随后向大家详细展示了苗前土壤封闭处理抑制种子萌发、苗后茎叶处理抑制幼苗发育、花期降低花粉活力抑制种子库形成、菌药协同防控延缓抗药性发展等系列技术,并在玉米、大豆和花生等主要作物类型中示范应用,实现长芒苋种群靶向性崩溃防效,将长芒苋发生率控制在10%以下。

在室内考评环节,植保所纪委书记刘水长首先代表植保所向与会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欢迎,对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希望咨询专家对项目示范内容进行高标准、严要求的全方位把脉,确保示范结果符合项目结题要求,为项目今年年底能够高质量通过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打基础。随后,项目组成员以ppt汇报的形式,再次系统性介绍了靶向长芒苋种子萌发、幼苗发育和种子库形成三个重要关键节点的长芒苋全生育期综合防控技术。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项目组研发的长芒苋高效防控技术,纷纷表示该技术防效显著,且符合绿色植保的发展理念;同时建议项目组要进一步凝练核心成果,熟化现有技术体系,加大推广示范力度,让好技术真正服务生产一线。项目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蒋红波教授代表项目组感谢全体与会专家领导为项目成果的全面把脉,并表示项目组将根据专家建议进一步凝练成果,落实落细各项考核指标,查漏补缺,确保项目年底顺利结题。

来自项目组参加单位、相关协作单位的40余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与了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