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植保所在河南省禹州市成功召开“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作物重大线虫病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 2023YFD1400400”小麦孢囊线虫病可持续防控技术现场观摩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防治处副处长刘慧高级农艺师,河南省植物保护检疫站站长张国彦研究员,许昌市植物保护检疫站站长曹永周研究员,项目组咨询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廖金铃教授,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陈志杰研究员,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戚仁德研究员,青岛农业大学赵洪海教授,植保所科研管理处副处长邹亚飞研究员,禹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胜军,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宇平、副总经理江伟其和产品经理刘天恺,项目首席专家彭德良研究员,项目主要成员,禹州市农业农村局和植物保护检疫站科技人员及当地农资经销与小麦种植大户等近1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在防控观摩现场和田间地头,彭德良研究员介绍了小麦孢囊线虫危害症状、种衣剂包衣拌种在防控小麦孢囊线虫病中所取得的成效,耐心解答了农户的疑问,帮助他们深入掌握技术要领。观摩后,邹亚飞研究员主持会议,首席专家、禹州植保检疫站和佛山盈辉相关人员分别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小麦孢囊线虫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控策略”“禹州市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情况与防控措施”和“防控小麦孢囊线虫病种衣剂的应用”等专题进展。经田间实地观摩和听取汇报,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项目组在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上取得的成绩,肯定了取得登记农药登记证书的30%阿维·噻虫嗪防控小麦孢囊线虫病效果显著,防治效果达到75%以上,专家们对进一步优化防控成本控制、优化可持续控制技术等提出了建设性建议。项目组将不断优化上述防控药剂的种子包衣等技术,推动小麦孢囊线虫病可持续防控技术体系的构建与推广。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耕作制度变革、产业结构调整,小麦孢囊线虫危害在我国呈现持续扩大趋势,在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一些地区造成严重危害。本次会议旨在通过技术示范和经验交流,推动小麦孢囊线虫病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