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早稻已进入幼穗发育期,此时气候多变,多雷雨天气,高温高湿,易引起水稻纹枯病发生,同时也是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高发期,做好穗期的病虫防治对夺取早稻丰收尤为重要。现将其纹枯病、稻飞虱两种病害的症状、病理,防治方法简要概述如下:
纹枯病
原因分析:主要以在土壤中越冬的菌核及病草、病蔸上和田边、沟边杂草上的菌丝作为主要的初侵染来源。因此,土壤中菌核残留量的多少是水稻纹枯病发病轻重的基础。而影响土壤中菌核量的主要原因:一是轮作倒茬困难,水田改作旱田后,田地耕作整地困难,旱作物产量不高,效益不佳,因而稻农不愿轮作,造成水稻连作,从而造成土壤中致病的菌量逐年累积,越积越多,危害加重。二是田间病源物处理不彻底。在调查中发现,由于水稻连作,尽管大部分稻草被移出田外,但是并没有被彻底清除,带病的稻草不经杀菌腐熟就直接遗留田间,不但造成菌量积累,加重发病。同时,也成为水稻纹枯病新的发生起点和蔓延的重要途径。
防治对策: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做好肥水管理,改善水稻的生长环境条件,对历年发病严重的田块及早用药进行保护。1.农业防治方法:①清除菌核。在灌水整田时打捞浮在水面上的“烂渣”,集中处理,消灭菌核。为方便彻底打捞,田面要整平,灌水深一些。②浅水灌溉,适时晒田。一般分蘖盛期前灌浅水,分蘖末期开始晒田,孕穗以后干干湿湿,干湿交替,浅水勤灌,以降低田间湿度,控制无效分蘖,防止过早封行,减轻病害发生。③合理施肥。应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抗倒能力。施肥应做到前期不徒长,不过早封行,后期不贪青,不倒伏,既能高产,又能控制病害。2.药剂防治:当水稻丛发病率达20时,可作为药剂防治指标,施药时期以抽穗前后为宜,高肥田块应在封行前开始用药,以后视病情发展情况每隔10-15天再防治1-2次。主要药剂有15、25井冈霉素25-40克/亩,或25丙环唑乳油15-300克对水60-100公斤/亩喷雾。施药时一定要保证用药量,药液要喷在植株中下部,并在早晨有露水时施药,以提高防治效果。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俗称卷叶虫,是为害水稻的一种重要害虫。除为害水稻外,也为害小麦、甘蔗等禾本科杂草。1.主要发生特点:①成虫:稻纵卷叶螟成虫有趋光性,喜荫蔽和潮湿,且能长距离迁飞。每年春季,成虫随季风由南向北而来,随气流下沉和雨水拖带降落下来,成为非越冬地区的初始虫源。秋季,成虫随季风回迁到南方进行繁殖,以幼虫和蛹越冬。②卵:多产于叶背面,3-5粒呈鱼鳞状排列,少数单产。③幼虫:不甚活泼,转叶结苞甚少。2龄幼虫可将叶尖卷成小虫苞,然后叶丝纵卷稻叶形成新的虫苞,幼虫潜藏虫苞内啃食,3龄后食量增加,虫苞膨大,进入暴食期,频繁转苞为害,第4、5龄幼虫食量占总取食量95%左右。
2.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合理施肥,使水稻生长发育健壮,防止前期旺长,后期恋青迟熟。科学管水,适当调节搁田时间,降低幼虫孵化期田间湿度,本地虫源在化蛹高峰期灌深水2-3天,杀死虫蛹。②化学防治:根据稻纵卷叶螟为害特性,尤其是穗期损失更大的特点,药剂防治的策略,应狠治穗期受害代,不放松分蘖末期为害严重代别的原则。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施药时期应根据不同农药残效期长短和幼虫敏感程度而确定。孵化整齐时使用残效较短的生物型农药在孵化高峰后1-2天施药,虫龄不整齐应使用对高龄幼虫敏感、残效较长的农药在孵化高峰期施药,但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实际,结合其它病虫害的防治,灵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