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始建于2012年,由研究所与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共建,2022年命名为农业农村部巴州科研试验基地,2023年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授予“国家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中心—新疆粮棉果种植区病虫害全程绿色监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其发展定位是:立足生产 放眼前沿 践行顶天立地;扎根新疆 辐射中亚 服务一带一路。
区位特点
地处欧亚大陆和新疆腹心地带,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属于新疆天山南簏孔雀河冲击绿洲平原, 是新疆具有代表性的棉花瓜果,香梨等特色经济作物的主要种植区。海拔924米,年平均温度11℃,无霜期210天,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功能定位
开展农业生物灾害因子长期性基础性观测,面向西北地区开展重大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与灾变机制研究以及绿色防控技术产品研发、集成与示范;针对中国—中亚跨境有害生物监控,开展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的早期诊断检测、生态风险评估与扩散途径研究以及防控技术研发与示范;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播农业科技知识。
科技创新与产业贡献
先后参与实施和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新疆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20余项。协助完成的相关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等奖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每年联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开展棉花等新疆特色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与示范展示,为新疆棉花、果树等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防控提供技术支撑,辐射带动东亚国家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