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始建于2002年,2003年租住农户小院开展工作,2011年租赁荒废校舍建设实验室,命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长岛有害生物防治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013年建成设施比较完备的野外科研平台,2022年命名为农业农村部长岛科研试验基地。沉淀与铸就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长岛试验站精神”。
区位特点
位于渤海湾昆虫迁飞的必经之地,地处山东省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北隍城乡,属于环渤海湾地区,是华东、华北和东北三大农业区的交汇区域,是我国昆虫、鸟类、蝙蝠等生物迁移的必经和咽喉之地。草地贪夜蛾、稻飞虱、棉铃虫、粘虫等多种重大农业害虫于此地南北往复迁飞,是监测研究迁飞害虫的绝佳之地。海拔10米,年平均温度12℃,无霜期约200天,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
功能定位
开展环渤海湾昆虫迁飞长期性基础性监测,迁飞昆虫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主要研究草地贪夜蛾、棉铃虫、地老虎、黏虫、稻飞虱等我国重大农业害虫的迁飞行为学与生态学、迁飞规律与机制以及监测预警技术与控制策略;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播农业科技知识。
科技创新与产业贡献
先后参与实施和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明确了环渤海湾地区跨海迁飞昆虫种群数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和多种重大农业害虫的迁飞规律及高空飞行行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促进了环渤海湾迁飞性害虫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在我国重大虫情研判中发挥了早发现早预警的突出作用;促进了我国以雷达为主的昆虫迁飞研究技术体系建立,为东北华北重大害虫预警与防控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