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进展

全国小麦锈病研究协作组会在兰州成功召开

     作者:Admin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08-12-04

      由农业部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和沈阳农业大学协办,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承办的全国小麦锈病研究协作组总结交流会于2008年11月21日至23日在甘肃省兰州市成功召开。参会代表共有124名,分别来自全国小麦锈病研究协作组成员单位以及国内外有关科研教学单位、农技推广单位和主管部门的领导、专家和学者。与会代表中既有亲身经历过“灭锈歼灭战”(1964年)、并在小麦锈病防控战线上做出过卓越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也有在锈病研究、教学和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科技骨干。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种植业管理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及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英国John Innes研究中心、丹麦奥胡斯大学农学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植物育种研究所的领导和专家也应邀参加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或做大会学术报告。甘肃省农牧厅尚勋武副厅长、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宋尚有院长等有关领导到会祝贺,并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所有参会的领导、专家和学者欢聚在美丽的金城,围绕“持续治理小麦锈病,确保小麦生产安全”这一大会主题,总结交流了近年来协作组成员单位以及相关科研教学单位和管理部门在小麦锈病、白粉病研究与防治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和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新的历史时期小麦锈病、白粉病发生危害特点及其应急防控和持续治理对策,开展了全国小麦锈菌和白粉菌毒性侦察圃和品种抗病性变异观察圃试验、病害测报调查以及抗病性评价技术规范等技术培训。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发言踊跃,讨论热烈。会上共有12位专家和学者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了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涉及我国小麦锈病和白粉病防治工作的历史回顾、全球发生流行和传播规律、病菌致病性和品种抗病性变异监测、抗病育种新策略和新技术、抗病基因合理利用、病害应急防控和持续治理策略等。报告内容既有传统的实用技术研发,也有高新技术的应用;既有微观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也有宏观的源头治理策略;既有单学科的纵深发展,也有多学科的横向结合;既有国内的成功经验,也有国外的可借鉴技术。会上交流的内容基本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在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会议讨论确定了小麦三种锈病和白粉病菌生理小种(或毒性)变异监测的全国统一鉴别寄主,并定名了小麦条锈菌条中33号生理小种,决定采用统一繁殖、统一供种方式提供给协作组成员单位,各承担单位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辅助鉴别寄主。
会议决定继续开展小麦锈菌和白粉菌毒性侦察和品种抗病性变异观察试验以及越夏越冬区的精准勘界工作,并对全国小麦品种抗锈病和白粉病变异观察试验方法和技术要点进行了集中培训,进一步规范了小麦品种抗病性变异观察圃的试验设计、材料种植、调查记载标准和技术规程等。会议还商讨了小麦重要病原真菌基因组测序等问题。
      会议认为,全国小麦锈病研究协作组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几代科技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使我国的锈病研究与防治工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然而,小麦锈病特别是条锈病是难以根治的顽固病害,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病菌高致病性生理小种的不断出现和发展,导致我国90%以上的小麦生产品种“丧失”抗锈性,造成了西南、西北麦区条锈病连年成灾。纵观近几年小麦条锈病的流行成灾严峻形势以及生产上大量种植感病品种而在短期内又难以改观的局面,预示着我国时刻处于小麦生产安全无保障的威胁之中。小麦锈病的研究与防治工作依然十分艰巨。必须大力加强锈病研究协作组工作,特别是植保与育种单位的合作以及科研、教学单位和生产管理部门的协作,实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工程。这是从源头抓起,着眼全国大局,从根本上控制全国条锈病流行危害的重大战略措施和治本之策。
      通过为期两天的研讨和交流,促进了单位间的沟通和了解,加强了科研、教学和推广部门的紧密合作,达成了许多共识,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会后协作组的部分专家还亲临陇南、天水、定西等地,对小麦秋苗条锈病发生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