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应用风险控制创新团队在环境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题为“Transgenerational combined toxicity effects of neonicotinoids and triazole pesticides at 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concentrations on D. magna: From individual to population level”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和三唑类杀菌剂在环境相关浓度长期联合暴露下,大型溞从个体水平到种群多代毒性效应及机制,突出强调开展更全面的农药联合毒性环境风险评估,以及考虑农药暴露跨代累积效应的重要性。
农药在环境中对非靶标生物造成的毒性影响通常是按化合物有效成分单独进行评估的,往往忽略了混合物在环境相关浓度下的产生的联合毒性效应,此外,目前大多数毒性研究仅针对个体水平风险评价,缺乏农药对有益生物种群代际毒性效应影响研究,这可能导致对实际风险的低估。本研究以大型溞为模式生物,新烟碱类杀虫剂和三唑类杀菌剂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全国10个省市区域470个农田水环境样本中农药污染赋存水平,发现了吡虫啉、噻虫啉、戊唑醇共有检出率超过50%,进一步采用慢性繁殖联合毒性试验手段,将大型溞分别暴露于单独和混合农药环境浓度
(0.89–1.62 μg/L)下长达12代,结果表明:联合暴露处理后F6和F12代大型溞体长变短、首次产溞数减少、产溞时间延迟、总产胎数和总产溞数均下降,进一步通过Leslie矩阵模型评估大型溞种群3年内发育和生存风险,发现了大型溞子代随着时间推移,其种群密度、内禀增长率、年龄结构、繁殖能力均显著降低。利用转录组学结合实时荧光定量技术,从消化吸收、解毒代谢、生殖发育角度出发,阐明了大型溞免疫和防御反应、蛋白质消化和吸收、胰腺和唾液分泌受到严重影响,同时揭示了混合农药暴露诱导了大型溞子代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卵子发生畸形功能性障碍的致毒机制。因此,评估水体中各种农药共存对水生生物的毒理学效应至关重要,为农药在环境浓度条件下的生态风险识别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建议农药环境风险评估应从非靶标生物个体水平拓展至种群层面多代毒性效应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论文的完成单位,吴迟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刘新刚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2202367)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