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2300余名代表和特邀代表作报告。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对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胡总书记的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使人振奋,备受鼓舞。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满怀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如何利用仅仅7的耕地为世界22的人口可持续的提供衣食解决温饱,是一个极其艰巨的历史任务。农业发展历史表明病虫害一直是限制农作物丰产的一类主要自然灾害,病虫害的大发生常常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剧烈影响,可以说病虫害的有效防控是攸关国计民生的大事。长久以来,我国主要采用以化学防治为主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手段,每年防治面积达到60多亿亩次,杀虫剂用量高达40万吨。大量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导致病虫害抗药性、农药残留、病虫再增猖獗等问题日趋加剧,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我们亟需发展创新性的植保生物技术,来解决目前的农产品产量、品质和安全等问题,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
于2010年新成立的功能基因与基因安全研究室,由生物技术、基因安全、植物抗病功能基因和昆虫功能基因四个研究组组成。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细菌、真菌、植物和昆虫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基础,植物抗病虫的分子机理、高效分子靶标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发掘,以及转基因作物环境安全性评价与控制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主要目标是发展创新性的技术手段与传统的植物保护学科相结合来达到病虫害绿色防控、保护生态环境。用我们在科研中的实际行动来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深入贯彻和学习十八大精神之际,作为创新植保科技的工作者和推动者,我们一定要深刻体会“发展”和“民生”作为十八大报告精髓和根本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并把它贯彻落实到我们的具体科研工作当中。
首先,不断推动植保科技的创新,利用新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目前生物学研究已经全面进入“组学时代”,以二代测序技术为基础、三代测序技术为先锋的各种组学蓬勃发展,以蛋白组、代谢组等代表生物学功能的组学成为生命科学的最前沿热点,谁能把握机遇,占领前沿制高点,将在未来后基因组时代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将引领农业等领域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应用。我们研究室共同面临的三个问题:1. 组学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尽快解决瓶颈问题,快速发掘功能基因,实现功能验证,在研究所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起带头作用;2. 高水平研究成果产出,包括发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论文,获得具有较大产业化前景的发明专利、科研成果和奖励,3.培养杰青等一批领军人才,能够承担国内外重大科研任务课题,在同行业出类拔萃。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同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必须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身为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我们必须认清当前发展的形势。诸如免耕栽培等新技术的推广、种植结构调整等引起的病虫害变化,机械化的大面积跨区作业、农业贸易及种子调运对病虫草害传播的影响以及病虫害发生加重、害虫抗药性问题日趋严重等一系列新问题, 因此当前形势下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植保工作,与时俱进,树立"现代植保、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理念,加大植保科技投入,加强新型植保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农业部余欣荣副部长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暨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科学防控高层论坛上提出的几方面工作:一要大力推进植保科技创新与应用,紧盯国际植保科技前沿、国内生产实际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着力解决科学防病治虫难题;二要大力加强重大病虫监测预警,构建数字化平台,实现指挥调度网络化管理;三要大力加强重大病虫应急防控,建立物资储备和使用制度,确保重大病虫不暴发成灾、疫情不恶性蔓延;四要大力推进病虫绿色防控,建成一批有影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我们要将余部长的指导与十八大精神相结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求真务实,戒骄戒躁,积极将我们的创新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切实改善民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抓住了民生问题也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最让中国人自豪的是新中国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然而,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耕地的减少,粮食产量有所下滑,进口粮食增多,于是又有人提出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中国粮食能不能自给自足?中国进口粮食增加会否影响国际市场粮价波动,从而影响世界粮食安全?作为粮食的生产者的农民也是备受人们关注的,在新的粮食问题面前,怎样保护农民的利益?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联谊会理事会会长师昌绪为代表的15位两院院士联名向中央决策层提交的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三点建议,指出若不从战略上研究并解决新生代农民弃农的问题,人口大国将面临无人愿种地的境地。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农村农民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其中农民增收又是重点中的重点,难点中的难点。身为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我们必须要深刻认识这个现实,坚定服务三农的决心。不仅要在实验室里对当前农业生产中重大病虫害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同时还有责任、有义务走到田间地头,用我们的理论研究工作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植保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率,降低农民的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粮食产量,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种地收入。农业部曾组织人员对黑龙江省10个县连续4年农民咨询的4230个技术问题进行了汇总分析。分析结果是:农民咨询量占第一位的是植物保护问题,占65,绝大多数农民对病虫草害的鉴定和防治办法最为困扰,其中又以咨询病害为最多,说明植保科技解决了大量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加快科技兴粮步伐,增强我国农业生产的能力与水平,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种粮收入,同时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足量、优质、安全和富营养的食品原材料。
党的十八大报告是新时期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旗帜,功能基因组与基因安全研究室全体职工一致表示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领会和把握,并贯彻落实到日常的科研工作中去,用创新植保生物技术助农业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