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聚焦

[光明网] 锚定大豆产能提升,中国农科院成立大豆病虫害防控协作组

文章来源:光明网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25-04-09

4月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京组织召开“大豆病虫害防控协作组”启动会暨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大豆重大病虫害防控产品创制及技术集成”推进会。

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正式组建“大豆病虫害防控协作组”,开展有组织科研的科技创新新范式。

病虫害是严重威胁大豆产能的关键因素。据统计,我国大豆生产中已知的病虫害种类有近500种,严重制约我国大豆产能提升。在我国,大豆病虫害所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15%~30%,严重时甚至绝收。

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陆宴辉介绍,大豆病虫害防控是贯彻落实“大豆产能提升”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协作组将整合研究所大豆病虫害防控科技创新力量,实施跨创新团队、跨创新任务协同联动机制,集合发力,以“有组织科研”系统推动大豆病虫害防控科技创新。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曹永生介绍,协作组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技创新的优良传统,成立“大豆病虫害防控协作组”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中国农科院“抓大事”、开展有组织科研的具体体现,意义重大。希望植保所聚焦大豆病虫害防控难点问题、“卡点”问题,一体化设计和系统化部署,开展“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创制-集成示范”全链条攻坚任务部署,系统性推动大豆病虫害防控科技创新,全面支撑大豆病虫害防控产业实践,全力打造国内领先的大豆病虫害防控科技队伍。

会上,协作组组长王桂荣研究员就组建大豆病虫害防控协作组战略定位、建设目标及建设具体方案做了详细汇报,协作组将以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整合研究所27个创新任务40余名科技人员,聚焦大豆病虫害基础生物学、病虫害智能检测与监测技术、防控技术产品和综合防控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等4个方向开展协同攻关,打造形成一支富有创新力和创造力的科技队伍。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负责人、协作组副组长彭焕研究员汇报了“大豆重大病虫害防控产品创制及技术集成”主要攻关目标和实施方案。来自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等单位专家对“协作组”建设方案和重大科技任务实施方案进行了咨询研讨,并提出了推进工作建议。

启动会后还召开了“大豆病虫害防控协作组”专题学术交流会,南京农业大学王源超教授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陈万权研究员分别做题为“大豆病害绿色防控的理论与实践”和“小麦病害防控协作组运行经验介绍”主题报告,交流研讨当前大豆病虫害防控的主要工作进展及未来科技创新的重点,交流协作组建设与运行管理经验。


新闻链接:https://share.gmw.cn/kepu/agri/2025-04/08/content_379545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