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揭示水稻害虫褐飞虱借助二化螟诱导的水稻挥发物规避农业有益昆虫稻虱缨小蜂对其卵的寄生的生态和生化机制,为理解“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调控昆虫种群生态功能提供新的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生命(eLife)》上。
据团队首席李云河介绍,在植物-昆虫的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植物活体为食的昆虫主动或被动地利用害虫诱导的植物挥发物来调节不同营养层种群的动态变化,以提高自身的存活率和繁殖率。该创新团队在前期的研究中,明确了褐飞虱显著偏爱二化螟为害稻株,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行为并非由寻找优质食物的需求驱动。
被捕食或寄生风险是影响昆虫寄主选择的重要因素,因此作者推测褐飞虱偏爱与二化螟共享寄主可能与逃避其天敌有关。进一步发现二化螟为害稻株释放的挥发物对稻虱缨小蜂有显著的排斥作用,而褐飞虱正是利用这一优势,选择与二化螟共栖在同一寄主植株以逃避天敌的寄生,揭示了褐飞虱高度适应的产卵策略。基于“飞虱寻螟为护卵”的现象及其重要意义,该研究被《生命(eLife)》期刊遴选为Top15%论文,并邀请领域内知名专家深入解读了该研究成果在植物-昆虫协同进化方面的理论价值及其在害虫防控方面的实践意义。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等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