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聚焦

伟大的基础成就伟大的创举——南繁基地不再“难烦”

     作者:Admin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2-06-06

转载:http://www.moa.gov.cn/zwllm/zwdt/201206/t20120605_2750038.htm

日期:2012-06-05 11:25 作者:梁宝忠 来源:农业部网站

在立足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提供南繁科研服务,为全国大多数棉花科研教学单位、生产单位、棉种企业提供南繁科研服务,为更多涉农科研单位提供南繁科研服务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海南综合试验基地,记者了解到,培育一个在生产中应用的棉花新品种通常需要10—13年时间,而通过南繁育种可使棉花种植由一年1代变为一年2代,缩短育种周期4—5年,总时间节省38—40。也正是育种提速,促进形成了中棉所12号、中棉所16、中棉所19三项国家一等奖和中棉所17、中棉所20、中棉所24、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四项国家二等奖,使我国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市场占有率由1999年的5上升到了2009年的97。

可就在辉煌的背后,却有着一段辛酸的南繁史和艰苦的奋斗史让人感叹。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长李付广介绍,海南综合试验基地包括崖城基地、大茅基地和荔枝沟基地。基地在建设初期,科研人员挑水灌溉,收工后上山砍柴,就地搭灶煮饭,田间草庵留宿,闷热的仓库宿舍无空调、无电视、无电话、无室内卫生间,一个公共浴池也要男女单双日分开使用;倒闭的厂房、杂乱无章的农田,外面下大雨、房间下小雨的仓库不堪入目,更让人无法想象的是崖城基地自1982年启用以来,连续28年饮用的都是含氟量超标的劣质水。为了衣被天下,南繁科研人员对简陋至极的生活条件和艰苦的科研条件并没有太多的怨言,但因实验室的条件短缺,科研人员田间取样后,要长途跋涉返回内地实验室进行测试,往往由于样品错过最佳处理时期而影响了试验效果,甚至导致了试验报废;再加上隔离条件差造成作物花粉天然杂交、干旱缺水造成科研材料枯死、牲畜啃食科研材料时有发生,给南繁科研人员带来了数不清的烦恼,种种不利因素使“南繁”变成了“难烦”。

中央财政修缮购置专项的实施,使基地得到了空前发展,带来了南繁科研的春天。

按照“共建、共享、共用”的创新理念,2007年和2010年修购专项共投资2715万元,对原来破旧的房子进行了内外改造,并美化、绿化、硬化、亮化了庭院,安装了监控系统和光纤网络,配备了娱乐健身设施,科研人员住上了舒适的标准间,看上了电视,喝上了健康放心的自来水,告别了20多年的“高氟水”时代,生活条件的彻底改善,使科研人员的内心深处增添了“家”的感觉,南繁科研人员对记者说:“我们以往到海南搞南繁是到海南当农民,现在是到海南住别墅。”

最让科研人员高兴的是,基地四周建起了2.6米高的围墙,避免了牲畜给科研材料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修建的道路和试验田观察道,方便了田间作业和科研人员试验观察记录;修建的护坡,有效防止了试验田水土流失;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后,平坦、肥力大幅提高的试验田,确保了田间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架设的专用高压线路和购置的变压器,彻底结束了柴油机发电和借用周边村庄线路灌溉的年代;扩容水库和新建的蓄水池,成为了试验灌溉水源双保险;购进的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玉米脱粒机、棉花打包机等设备,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实验楼修缮后,购置配套了146台(件)试验仪器设备,实现了田间、室内试验有效结合,有效解决了选择试验材料、低温冷冻保存、再通过航空运输到内地在进行实验的被动局面,使科研人员从束手无措变成了得心应手,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促进了品种资源快速创新和新品种选育,进一步推动了育种进程。海南综合试验基地也由此实现了由以往单一服务田间试验向田间和室内实验并重转变,由以往单一冬季南繁向全年四季南繁转变,由以往常规作物育种向分子育种和常规育种并重转变。

更让人兴奋的是,通过修购专项建设的近5000平米屏障式选种圃已投入使用,使四季连种、连收、连选、连育成为可能。以棉花为例,有望实现一年3代或二年7代种植,育种周期可再缩短1年以上,总时间缩短46—50,海南综合试验基地的科研贡献率也有望从原来的30提高到50左右。

筑巢引得凤凰来。目前已有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植保所、麻类所、油料所、作物所等相关研究所的50多个课题组,中国农大、华中农大、浙江大学、湖南农大、河北农大、山西棉花究所、江苏农科院经作所、新疆农科院经作所、辽宁农科院经作所、浙江农科院作物所、荆州地区农科院、新疆兵团、徐州地区农科院、慈溪市棉科所、安徽合肥金科种业、河南科润种业、邯郸市农科院、中棉种业石河子公司、喀什公司、库尔勒公司等全国20多个省100多个科研、教学、生产单位入住海南综合试验基地。南繁作物也由单一棉花,涵盖到玉米、大豆、麻类、瓜菜、芝麻、花卉、大麦等十几种。特别是全国棉花南繁面积60—80已由该基地承担,目前大有突破90的趋势。

李付广表示,今后将在国家不断连续有力的支持下,把基地发展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南科技创新中心、全国农业科技成果交流孵化中心、作物活体种质资源保存中心,提升我国农作物品种成果、优质种质资源成果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增强和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我国农作物种子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力,拓宽中国农产品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范围,为我国农业发展、农村和谐进步、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源头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