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丁质生物合成的机制(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供图)
9月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杨青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龚勇研究员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了历时15年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
该研究突破全球几丁质农药领域一个近50年的发展瓶颈,解析了大豆疫霉菌几丁质合成酶的冷冻电镜结构,首次揭示几丁质生物合成的完整过程,并阐明了活性小分子尼克霉素能够抑制几丁质生物合成的机制。
杨青团队研究解析了大豆疫霉菌中几丁质合成酶的冷冻电镜结构,首次揭示几丁质生物合成的完整过程包括三个步骤:酶与底物结合、新生成的几丁质链延伸、产物释放,并阐明活性小分子尼克霉素抑制几丁质生物合成的机制。
据介绍,该论文是全球农药领域近年来最重要的基础研究进展之一,是我国科学家在农药分子靶标研究领域的一个里程碑,有助于创制出重量级的绿色农药品种,提升农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对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控能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原文链接:http://web.app.workercn.cn/news.html?id="24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