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土壤质量祁阳观测实验站长期开展野外监测,采集土壤数据,“号脉”南方红壤,攻克低产鸭屎泥田、水稻缺锌僵苗等产业难题;国家农业环境那曲观测实验站长期监测高寒草地生态,在海拔4600米之上创建了高寒草地生态修复与生产功能协同提升的“低草高牧”模式,为高寒畜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支撑;国家植物保护西宁观测实验站开展油料作物病虫害监测,年监测数据量达5万条以上,对外提供数据共享、科普展示、技术服务等100次以上……
2017年3月,原农业部正式启动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围绕土壤质量、种质资源、农业环境、植物保护等10个领域,在全国456个农业科研院所开展观测任务,并构建了以11个农业科学观测数据中心为“塔尖”、148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为“塔身”、4万个农业生态环境国控监测点为“塔基”的“金字塔”式工作架构。经过6年时间的发展,我国农业科学观测体系逐步完善,观测能力不断增强,观测成果日渐丰硕,有效支撑了农业科技和产业发展。
开展长期监测,积累农业科技数据
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需要不同地区的实验站点进行监测观测,年复一年积累数据,以发现农业科学长期演变规律,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基础支持。
在海拔3500米之上的四川省红原县,国家作物种质资源红原观测实验站扎根于此。高寒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强烈,气候恶劣,条件艰苦,实验站的科研人员日复一日从事着野生草种质资源的采集工作。
“我们每年有近200天的时间在这里进行观测鉴定工作,评价采集的野生种质资源。”实验站科研人员李英主介绍,2021年至2022年,实验站完成了300多份野生老芒麦种质资源的田间观测,收集整理37万余条农艺性状相关数据信息,同时完成25份老芒麦种质资源的常规监测及5份育成老芒麦品种长期定位监测工作,丰富了国家和四川省草种质资源平台的信息数据。
天敌昆虫是农业病虫害防治的“精兵强将”,在绿色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张文明是国家天敌等昆虫资源楚雄观测实验点的一名科研人员,2018年,他开始从事天敌等昆虫资源监测工作。5年来,张文明和实验点科研人员踏遍了楚雄州的山山水水,先后完成天敌资源调查173次、收集标本98瓶、采集图片1267张,明确常见天敌瓢虫37种、跳小蜂32种,一项项国家天敌等昆虫资源数据实现了零的突破。
如今,张文明已从一名监测员成为“天敌通”。“我们让更多天敌昆虫资源得到科学识别,也让更多人关注天敌资源和生物安全。”张文明说。
6年来,全国2000多个实验站点围绕15289个观测指标开展长期定位观测,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超过820GB基础数据汇交工作。这些数据不仅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也支撑了农业科学决策的制定。土壤质量观测领域的实验站为国家耕地质量建设、轮作休耕制度推广等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植物保护观测领域的实验站参与撰写《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2022年工作要点》《国内外植保大数据建设与应用调研报告》等内容,为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和开展全国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聚焦发展难题,突破农业关键技术
“旱地农田水分平衡研究”“旱地农田生物多样性与提升机制研究”……在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景尚乡,这是国家农业环境寿阳观测实验站正在进行的重点研究课题。
山西省地处干旱半干旱区,山多地少,水资源匮乏,这也决定了山西必须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旱地农业主要依靠降水,更有效地利用降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之一。”寿阳观测实验站执行站长孙东宝说。寿阳观测实验站新设置了280多亩试验田,种植玉米、高粱、大豆等旱地作物,开展有机旱作农业研究试验任务,破解旱作农业技术发展难题。
“2000年前,这里水资源利用率是56%,如今,水资源利用率最高可以达到70%。”孙东宝表示,经过30多年的观测研究,他们探索出了一整套旱地农业技术。近年来,该技术累计应用面积5043万亩,新增粮食22.1亿公斤,新增产值91.7亿元。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黑土地,农作物才能稳产高产,农民的日子才能更加长远,观测实验站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国家土壤质量通辽观测实验站长期对黑土地土壤质量、农业环境及土壤农用微生物等3方面开展监测。6年来,该站持续采集和分析本地区数据,为当地提供了较为全面的长期性定位田关于土壤质量、农业环境和土壤农用微生物的基础数据库,服务当地农业生产,也填补了国家关于东北黑土边缘广阔种植玉米的平原地区的数据空白。
“过去一年,我们开展了长期性定位秸秆还田微生物有机菌肥及沙化田防风蚀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玉米及旱作作物有效增产10%以上,经济效益增加20%以上。”通辽观测实验站科研人员张智勇说。
国家土壤质量济南观测实验站主要致力于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济南观测实验站从优种适土、改土利种两方面发力:初步筛选耐盐适生冬小麦品种5个、甘薯品种3个和花生品种3个;通过靶向钝盐降低土壤盐分技术、土壤结构性改良等技术解决盐碱地盐分高、pH高、有机质缺乏等问题。
在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的支持下,各个实验站点坚守监测任务,不断突破区域农业发展难题,攻克农业关键技术,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坚持创新引领,助力农业产业发展
围绕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组织全国实验站点,立足区域实际,发挥专业优势,以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66万元,第三次,成交!”今年,在第四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上,一头华西牛种公牛拍出了66万元的高价,这背后离不开国家农业科学乌拉盖观测实验站的持续努力。
过去20年,乌拉盖观测实验站测定记录了46519头肉牛育种群繁育、产犊、疾病、生长发育的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和繁育系谱数据,建立了以数据为基础的肉牛全基因组选择技术体系,培育了华西牛新品种,打破主要肉牛品种依靠国外进口的局面。
如今,走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的草原上,不少牧场已能看到华西牛的身影,华西牛正在成为提升当地牧民经济效益的“领头牛”。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李俊雅说:“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育种体系和技术体系,提高肉牛品质,给老百姓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种子是农业发展的“芯片”,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小麦、油菜)多点同步发力,支撑小麦和油菜新品种的审定以及地方标准的制定,助力小麦、油菜增产增收。
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小界乡,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小麦、油菜)建立了500亩旱地小麦“洛旱22”高产示范基地,通过抗旱小麦品种应用节水、测土配方培肥与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轻干旱影响,经现场测产,“洛旱22”亩产达519.8公斤,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
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为产业发展作出的贡献远不止于此。在植物保护观测站点的持续监测下,2019年,我国实现了对草地贪夜蛾入侵的精准预警,比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早22天,让华北、东北地区1亿多亩玉米免遭损失;在畜禽养殖数据支持下,我国分析了畜禽粪污成分构成、产排路径、影响因素及迁移转化趋势,广泛服务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相关产业需求……
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横向联系,谋划协同观测任务,优化提升观测网络数据生态,谋划代表性重大成果产出,建设百年品牌,在科研界、产业界形成影响力,为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助力。
新闻链接:https://szb.farmer.com.cn/2023/20230909/20230909_001/20230909_001_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