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 “靶向真菌几丁质修饰抑制剂研讨会暨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植保所)与河北中保绿农作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这标志靶向几丁质相关生物学过程农药开启市场化之路。
此次签约的靶向真菌几丁质修饰抑制剂,源于植保所杨青教授为首席的农药分子靶标与绿色农药创制创新团队的基础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攻关,农药分子靶标与绿色农药创制创新团队在农业重大病虫害几丁质生物合成、组装、降解与修饰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先后在多家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揭示了植物病原菌几丁质生物代谢过程和靶向抑制机理。这些重大理论突破为靶向病虫害几丁质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开发人畜安全的绿色农药奠定了核心基础。
此次转化的真菌几丁质脱乙酰基酶抑制剂具有高效、高生物安全、环境友好等显著特点,可有效防治多种重大作物真菌病害,是全球首例针对几丁质生物学过程的原创性生物农药分子,标志着在农药领域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闭环,成为该领域的成功范例。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指出,杨青教授团队的重大成果,从原始理论创新到农药产业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该成果为农药创制提供了重要的颠覆性新靶标,靶向筛选发现了新农药分子,是生物化学农药、植保学科、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从科学研究角度看,杨青团队潜心十余年开展几丁质相关生物学研究,实现了靶标发现向农药分子创制的闭环,为新农药研究提供了重要范例。
此次成果转化的承接方为河北中保绿农作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植保所的全资公司,也是研究所科研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中保绿农作物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时间组织开展了真菌几丁质脱乙酰基酶抑制剂的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命名“抗菌肟”,并完成了原药、制剂样品封样,制定了企业标准,正在开展原药和制剂的产品化学、毒理、环境、药效和残留试验。目前,试验田间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可有效防治多种主粮作物及经济作物的真菌病害。企业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将这一创新成果早日实现农药登记并进入生产一线。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表示,杨青教授团队原创性成果体现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希望通过此次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产业。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孙坦表示,成果转化的源头来自基础研究、来自科技创新,此次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展示了从基础理论突破到成果转化的完整路径。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国农科院将围绕“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坚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双轮驱动,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绿色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新闻链接:https://newapp2.farmer.com.cn/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200085&c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