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亲手体验“沙棘原汁DIY果汁口味调配”“动物奶油打发裱花”“奶派制作”;现场品鉴“营养肠”和烤鸭的芬芳,观摩现代面条的标准化制作;雷达、无人机、飞行磨等植保科研仪器设备一一亮相;网红宠物小鸡小鸭小鱼儿,套圈中了就可以领回家……
现场品尝动物奶油。李晨摄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近日举行的第六届农科开放日上,科普集市、课程讲解、美食品鉴、趣味游戏等好吃又好玩的活动异彩纷呈,甚至有点“卷”,向社会公众普及了农业科学知识,展示了科研院所的前沿研究成果,推动了农业科学知识传播与共享。
最受欢迎的“味觉盛宴”
“马铃薯还有种子啊?我第一次见!”在中国农科院马连洼院区主会场,刚刚品尝完杂交马铃薯优薯1号的参观者对它的种子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忍不住拿在手中仔细端详,发出感叹。
在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研究所展区,这样的场景时有发生。除杂交马铃薯外,基因组所还带来了巴马香猪、深爱番茄、水稻种子、小麦种子等10余件前沿科技成果、产品参展,并现场烤制巴马香猪、优薯1号,为公众提供免费品尝,吸引了众多公众前来“打卡”、“试吃”,活动现场十分“火爆”。
在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分会场,“橙”意满满的中誉1877胡萝卜鲜榨汁赢来阵阵好评。一位女参观者感慨道:“从来就没有喝过这么好喝的胡萝卜汁。”蔬菜所研究员庄飞云介绍,这是课题组历经多年研发的“中国芯”水果型胡萝卜,可以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
现场品尝胡萝卜汁。中国农科院供图
此外,该所自主研发的“减脂美容”富含丙醇二酸的中农脆玉3号黄瓜、清香美味可盐可辣的中青15西兰花等新品种也惊艳亮相。各种果蔬咀嚼片、速溶果蔬粉、蔬菜脆等健康产品受到一致好评。
中国农科院加工所分会场更是以“舌尖上的健康”为主题,吸引了来自500多个家庭近1000人参加。科研专家、工程匠师用通俗易通、声情并茂的形式为大家讲解膳食历史发展、加工工艺、营养健康等科学知识,普及膳食“色、香、味、形”的科学依据,解读相似标签的不同身份,引导不同人群的精准营养,真正实现吃的美味、吃的健康。
小朋友们在欢声笑语、大快朵颐的同时,还增进了对农业科技的认知和了解。
“寓教于乐”的趣味实验
在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科普游戏区,参观者们对“我爱祖国、五谷丰登、春暖燕来”等主题的种子画手工制作活动兴趣度极高,一双双灵巧的小手,将小小的种子变成了生动有趣的画作。
用种子作画。李晨摄
亲手涂抹无菌培养皿,“看看小手脏不脏”;识别“五谷”稻、黍、稷、麦、菽、大麦、高粱等,亲手种植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蔬菜等农作物……小朋友们参与踊跃,收获了礼品,得到了快乐,增长了知识。
看看蜂巢里面什么样。李晨摄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分会场的展示实验台也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神奇小黑盒”展示出高通量多光谱表型检测仪的“魔力”,一转一拍,植物信息全知道;“透视观察”展示出深埋在土壤中的不同植物的根系,还能通过小小传感器让人了解作物根系生长的环境;来自无人机的“智慧之眼”能够对棉花种质资源材料田间的株高等信息进行高通量测量;在暗箱内可以观察到发光的植物幼苗和种子,了解荧光蛋白如何“点亮植物”;还有充满科幻感的“AI预言家”,智能设计育种、蛋白质结构预测系统平台展现出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让育种智能化从梦想照进现实。
神奇小黑盒一转一拍,植物信息全知道。中国农科院供图
在蔬菜所,全国唯一的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小参观者们认真学习了蔬菜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多样性,并动手进行蔬菜种质标本瓶制作。在蔬菜采后加工展位,志愿者们指导小朋友开展微生物宏观微观观察,传授制作健康饮品的方法,并展示自发气调保鲜技术,让公众了解食品加工和保鲜的原理。观众们还近距离接触观察马铃薯脱毒种苗、微型薯,学习如何正确给种薯切块,开展淀粉写密信科普趣味实验。
与此同时,在基因组所深圳综合试验基地,一群中小学生正在科普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田间地头,体验一场独具特色的科学之旅。
基因组所助理研究员袁泉指导学生进行小麦杂交实验。中国农科院供图
小麦田里,学生们仔细辨认着不同的小麦品种,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小麦杂交实验,了解了小麦的育种过程和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番茄棚里,学生们品尝了深爱番茄新品种,了解了番茄的驯化过程和生长习性;昆虫馆里,学生们得以近距离观察昆虫标本,与昆虫模型进行互动,从昆虫的身体结构、生长发育、栖息环境、与农业关系、与人类关系等各个方面全面了解了昆虫世界,感知昆虫魅力。
“启发思考”的科普小课堂
“过去我知道中国地大物博,没想到病虫害也这么多,农民伯伯真的是不容易!”就读于清华附小的一位小同学在听完植保所听完讲座后说。
在科普宣讲区,植保所副刘文文以“悄悄搬家的植物病毒”为题,从不同维度,揭示了植物病毒的传播奥秘,讲解了目前在我国比较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副研究员范洁茹则聚焦“谁让植物生病了”,让小朋友们了解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菌的种类,以及传播方式,还有相当专业的侵染特性。科学家们耐心细致地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尽可能地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和认知水平,采用知识问答与小朋友们互动,让小朋友们轻松学到新知识。
观察植物病害症状。李晨摄
在科普展览区,参观者通过观看34张展板,聆听12位讲解员的解说,从植物病害种类、诊断法则、防治理念、病虫害防治条例等多角度知道了许多新知识。
与黏虫成虫近距离接触。李晨摄
而生物所的青年科学家们,以《小小探险家与AI的奇幻农业之旅》生动展现了AI在蛋白质结构预测和智慧农业上的应用,让大家不由得赞叹人工智能的神奇;《智能育种的奇妙世界—人类设计生命的新起点》展示了科学家们利用智能设计育种技术创造出的更加适应环境变化、营养更丰富的农作物,也令人感叹深入人们的生活的智能设计带来的美好。精彩的讲座吸引了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聆听,沉浸式融入科研讲座,对神奇神妙的生物世界和科技科幻的新型农业有了更深的了解。
远在浙江省杭州市,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何佳春博士和申红芳博士分别以《认识稻田中害虫和益虫》和《种子的力量》为题做科普讲座;参观者还在稻文化科普展厅里体验了“一粒米的时空旅行”;在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参观了稻米加工全过程,品尝了优质米饭。
水稻新品种。中国农科院供图
农科开放日活动全面展示了近年来的创新品种和科技成果,为公众奉献兼具科学知识传播、社会教育、文化交流和科技创新的特色品牌科普盛会,进一步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精神的传承,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粒农业科学的种子。
新闻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4/521060.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