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亮闪闪圆溜溜如网球般大小的银球悬挂在苦瓜藤架上,成了方圆25平方米内苦瓜健康成长的“保护神”。别小看这个其貌不扬的银球,它是重大入侵害虫瓜实蝇的“克星”。专家用注射器把环保驱避剂通过银球表面的细孔注入球内,驱避剂持续挥发出的气味让瓜实蝇退避三舍,便能达到保护苦瓜的作用。这是记者4月26日在北海市银海区平阳镇孙东村“重大入侵害虫瓜实蝇区域减灾联防联控技术示范现场观摩会”上看到的一幕。
一个亮闪闪圆溜溜如网球般大小的银球成为苦瓜健康成长“保护神”。 项目组提供
当天上午,观摩会主办方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承办方广西农科院组织来自区内外的专家学者及种植户代表现场观摩瓜果类作物重大入侵害虫瓜实蝇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应用效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发/重大外来入侵物种区域减灾联防联控技术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周忠实研究员系统介绍了瓜实蝇的种群实时智能监测+应急精准施药技术。
瓜果类作物重大入侵害虫瓜实蝇绿色防控技术评议会现场。 项目组供图
“经过监测研究,我们发现瓜实蝇讨厌银色,喜欢黄绿色相间的格子色板,它还讨厌某种气味,我们有的放矢,多管齐下。”周忠实解释,基于驱避和引诱的瓜实蝇“推-拉”组合技术(白网+银球-精油驱避、黄绿色板+复合引诱剂的“推-拉”组合技术),清洁田园、弃瓜集中处理和酵素返田的生态循环处理技术,集成上述技术对瓜实蝇的综合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
瓜实蝇“推-拉”组合技术成功阻杀害虫。 项目组供图
据了解,瓜实蝇的祸害让农民头疼。雌虫把卵产在幼嫩瓜果内,幼虫孵化后取食瓜果从而造成危害。瓜实蝇一年发生5-8代,世代重叠,防控难度大,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以苦瓜为例,在不防治的情况下,瓜实蝇对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瓜实蝇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已被列入我国《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是我国二类植物检疫对象,亟需全面加强管控。2022年,农业农村部率先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启动“新发/重大外来入侵物种区域减灾联防联控技术研究”项目,支持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9家国内优势单位,聚焦瓜实蝇等入侵物种开展联合攻关。项目实施3年来,累计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近20项,开展防控技术现场观摩会13场,核心技术产品示范面积3000余亩,辐射防控面积超过300万亩次,强有力地保障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瓜实蝇雌虫通过产卵器将卵产在瓜类内部。项目组供图
幼虫在瓜内钻蛀取食,造成瓜果腐烂。项目组供图
没有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的苦瓜遭受害虫瓜实蝇祸害。 项目组供图
北海市合浦县苦瓜种植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许佳本告诉记者,专家组在当地260亩苦瓜地里实施瓜实蝇绿色防控技术后,病虫害发生率大幅降低,农户种苦瓜农药用量少了,产量增加了,每亩增产2000-3000斤,产值提高。
与会专家学者表示,项目组的瓜实蝇高效绿色防控技术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防控效果显著,且符合绿色植保的发展理念,对瓜实蝇的绿色防控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建议项目组进一步凝练核心成果,集成熟化现有技术,加大推广示范力度,让好技术真正服务生产一线。
新闻链接:https://apph5.cloudgx.cn/article/sync1916719168653996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