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研究室,于2004年正式设立,是万方浩研究员创立国内最早从事外来生物入侵研究的科研团队;2021年,更名为入侵生物预警与防控中心。现有顾问研究员1人,在职职工13人, 其中研究员 6人、副研究员6人、助理研究员1人,其中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4人,中国农科院创新型领军人才2人,创新团队首席3人,中国科协“智库”人才1人,北京市“青托”1人,“天山英才”1人。培养博士后和研究生 500余人。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生物入侵分会、中国昆虫学会外来入侵昆虫及检疫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本中心。
自2002年以来,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期)、“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等项目的持续支持下,中心始终聚焦“防治外来物种侵害,保障国家生物安全”的国家重大需求,系统阐析了重要农业入侵生物的生态入侵过程和成灾机制,建立了最为完善的中国外来入侵物种信息网络共享平台,形成了靶向外来物种“入侵前”早期预防预警、“入侵中”快速检测监测、“入侵后”应急处置与综合治理的三道防线,初步构筑了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系统治理和全链条防控的“中国方案”。自2020年以来,中心全力支撑了农业农村部牵头开展的首次全国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全国首部《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的制订和《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的发布,为国家相关行业部门的生物入侵防控管理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目前,中心依托建有“农业农村部外来入侵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外来入侵物种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中澳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联合中心” 等国家/国际平台。累计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源6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6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励科技成果近 2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