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性危害因子(植物源)控制重点实验室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生物安全中心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周雪平所长、郑永权副所长出席会议。会议由实验室主任蒋红云研究员主持。
蒋红云主任首先介绍重点实验室基本情况、研究方向与内容、建设目标与考核指标、建设进展及2018年工作计划。周雪平所长对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做出指示,周雪平所长指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性危害因子研究意义重大,符合国家质量兴农的战略部署,研究所一定会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重点实验室也要好好谋划,聚焦研究对象,做出特色,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出贡献。郑永权副所长强调,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性危害因子近年来受到国家、公众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希望重点实验室的全体人员要抓住这个契机,围绕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植物病虫害及其残余物等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物性危害因子开展工作,为公众答疑解难和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撑。最后,重点实验室成员针对设计的内容与任务,根据自身研究组的实际展开了讨论。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性危害因子(植物源)控制重点实验室于2016年12月30日由农业部批准,为保障农产品安全、提升质量与营养健康,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组建。该实验室定位是:开展生物性危害因子的识别、检测及监测,生物性危害因子的污染评价与毒理机制研究,生物性危害因子的防控与消减技术研究,构建生物性危害因子公共管理平台。2017年,重点实验室完成了农产品致病微生物控制室、农产品有害微小动物控制室、农产品食源性疾病微生物控制室、生物危害毒理及分析室等4个功能实验室,以及办公室的组建;成立了以吴孔明院士为主任委员的15人的学术委员会;配备了以蒋红云研究员为主任,赵廷昌研究员、吴小虎博士为副主任,固定人员达30人的人才队伍;初步形成了13项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体系(草稿);并针对生菜中铜绿假绿单胞菌污染、鲜食葡萄和冬枣中产毒真菌及毒素污染分布等开展了工作,取得一定研究进展。
2018年,重点实验室计划完善硬件条件,建立发布内部运行管理制度体系并组织全体人员学习,确定10-12种农产品生物性危害因子优先控制名录,开展检测技术、方法及控制技术研究,明确2-3种典型生物性危害因子消长代谢规律,立项2-3项开放课题。
科研管理处邹亚飞副处长、重点实验室全体成员参加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