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28日,全国麦类作物病害研究与防控协作组学术研讨会在郑州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全国麦类作物病害研究与防控协作组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承办,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南省植保植检站和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大会主题是:绿色植保理念与麦类病害防控。有来自全国69家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行政管理部门、植保企业和新闻媒体的300余代表参会,其中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现场或线上参会。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助理刘文德主持,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张文做了视频讲话,中国农业科学院刘现武副院长、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张新友院长、全国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中心魏启文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陆宴辉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植保植检处王建强处长、科技教育司邵华莎二级调研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卫文星副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平台处刘涛处长等领导到会祝贺。会上陈万权组长介绍了协作组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效,朱有勇院士、陈剑平院士、康振生院士、许为钢院士等25位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做了学术报告。汇报交流了麦类作物主要病害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最新成果,研讨了目前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会商提出了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茎基腐病、纹枯病、病毒病等麦类作物重大病害的绿色防控策略与关键技术。会议气氛融洽、讨论热烈、成果丰硕,既为我国麦类作物病害研究擘画了未来方向,也为我国小麦生产上重大病害的防控提供了科技支撑。
据悉,全球小麦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在10.1%~28.1%(平均21.5%),我国形势更为严峻,其中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呈频发、重发态势,被国家确定为一类农作物病害,占共计7种国家一类农作物病害的2种;小麦茎基腐病被中国科协遴选为2022年全国10大产业技术难题之一。全国麦类作物病害研究与防控协作组前身是全国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研究协作组,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1975年,农业农村部(原农林部)在河南新乡召开的全国植物保护工作会上,成立了包括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协作组在内的全国10大科研协作组,以加强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科研协作工作,后经 4 次内容扩充和更名,2018年在宁波召开的协作组年会上更名为全国麦类作物病害研究与防控协作组,一直沿用至今,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任组长单位,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全国 40 多家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组成 “三位一体”的协作队伍,归口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和种植业管理司双重领导和业务指导。协作组成立之初,每年从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本级预算中列支一定经费支持开展科研协作工作,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协作开展小麦三种锈菌的生理小种监测工作,组织召开协作组年会,交流研究进展,研讨发展趋势,为小麦抗病育种和品种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经过近5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国麦类作物病害研究与防控的协作交流平台和俱乐部,协作组实行“开放式运行、AA制管理”。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资助协作组开展科研协作活动。主要有三大任务:一是协作开展麦类重大病害越冬越夏和发生流行情况调查,为病害预测和防控决策提供基础数据;二是协作开展病菌致病性和小麦品种抗病性变异监测,为抗病育种和品种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三是组织召开麦类作物病害学术年会以及开展麦类作物重大植保问题调研,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协作组在麦类病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我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病毒病等的研究与防控工作跃居国际领先地位,为保障我国小麦生产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是提出了“种植抗病品种为主、栽培和药剂防治为辅”的病害综合防治方针以及“综合治理越夏易变区、持续控制冬季繁殖区和全面预防春季流行区”的锈病分区治理策略;二是协作完成了以小麦条锈病为代表的重大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及其综合防治理论和技术研究,有效降低了病害暴发流行频率,实现了“有病无灾”;三是协作组成员单位主持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十大科技成就等10多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在细胞、自然系列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5篇,主编了《中国小麦锈病》《中国植物保护百科全书﹒植物病理卷》《小麦赤霉病》等一批代表性著作;四是搭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野外观测实验站和国家小麦品种抗病性鉴定站等一批国家级研究平台,组织召开了第13届国际禾谷类作物锈病和白粉病大会、第二届国际真菌毒素大会等系列国际学术会议;五是培养造就了包括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长江学者、4名杰青在内的一批高端人才;六是组织编撰了多件决策咨询报告或政策建议,得到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和政府部门采纳。
代表合影
会场一瞥
院士大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