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和New Plant Protection期刊编辑部共同主办了植保前沿论坛,论坛邀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刘永锋研究员做了题为“水稻稻曲病菌厚垣孢子打破休眠的萌发机制”的报告。论坛由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周雪平教授主持,专家学者通过现场研讨与直播形式参与交流,其中现场有所内职工、博士后及研究生60余人参加,线上4千余人次观看。
稻曲病是全球水稻产区重要的真菌病害,其病原稻曲菌不但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还会产生多种毒素,危害人畜健康,因此稻曲病的绿色防控至关重要。刘永锋研究员主要介绍了稻曲病菌的侵染循环规律,重点介绍了厚垣孢子萌发机制。该团队发现高感水稻品种根际特异性富集的鞘脂单胞菌属细菌,通过分泌特殊结构的胞外多糖(EPS),可高效激活稻曲病菌厚垣孢子萌发并强化其根际定植能力。该发现打破了认为病菌通过颖壳侵染的认知。进一步通过田间试验证明利用抑制鞘脂单胞菌杀菌剂结合真菌药剂灌根可获得63.8%-96.4%的防效。该团队通过解析根际微生态调控网络,构建了“根际微生物-病原菌-宿主”三位一体的互作模型,为创制抗病品种和制定绿色防控方案开辟了新路径。
报告后,刘永锋研究员就根际微生物组调控网络、多靶点防控技术转化等前沿问题与参会者展开深入探讨,特别针对微生物制剂与化学农药的协同作用机制、不同生态区防控方案的适配性等实践问题展开交流,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