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与全国农技中心于7月28-31日在湖北省武汉市联合举办了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病虫害监控技术培训班,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四川等省承担全国棉花重大病虫害测报任务的植保站、全国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长江流域综合试验站的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共计123人参加了培训班。
全国农技中心植保首席专家张跃进研究员、湖北省农科院院长喻大昭研究员、湖北植保总站站长姜福元研究员以及我所副所长陈万权研究员等领导出席了开班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他们对此次培训班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本次培训师资强大、内容丰富、培训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对指导生产监测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农业部科教司产业技术处张国良处长莅临会议并作了重要指示。
培训班邀请了来自我所、扬州大学和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等科研教学单位以及全国农技中心、湖北省植保总站等推广单位的二十几位专家,重点讲授了棉花病虫害监控技术研究的基本原理、前沿进展和实践经验。针对目前基层测报体系技术人员流动大、更换快、青黄不接等现状,采取了集中教学、田间实习和现场讨论相结合模式,在巩固基础理论培训的同时,重点加强了棉花病虫害种类识别和调查技术田间实习、昆虫卵巢发育级别解剖操作等实践技能的培训,并安排了学员与专家座谈咨询交流等解答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和专家的参与性,促进了理论知识向实际技能的转化。
学员普遍反映本次培训班针对性强、紧跟当前生产实际,不仅是一次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是一次棉花测报工作经验的深入交流,收获颇丰;专家们也纷纷表示,通过与学员的交流,了解了棉花生产一线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掌握科研需求、明确研究方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次长江流域棉花病虫害监控技术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连续4年的全国各大棉区系统培训圆满结束,也标志着农-科-教、产-学-研跨部门合作举办测报培训班长效机制的基本成熟。这对全国各大棉区做好棉花病虫监测和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践行现代植保理念的重要活动,也是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建立协同创新机制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对坚持做好棉花这一战略性物资的增产保产工作,尤其对不断提高基层测报技术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推动科研成果在棉花病虫害监控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