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改革开放40周年» 征文

陈善铭

     作者:陈万权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8-12-18

陈善铭(1909-1993),男,1909年8月生于北京,著名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193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留校任教,从事银杏果实的发育生理研究。随后到国立北京师范大学任教、静生生物调查所兼职。1936年经戴芳澜教授介绍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植物病理系攻读学位,在世界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斯塔克曼教授指导下,从事小麦丝核菌的病理研究,1943年获得博士学位,应聘明尼苏达大学参加青霉菌引变研究。1945年回国后,应聘于中央农业实验所任技正。同年,日本投降后,中央农业实验所组织了一批人到北平接收华北农事试验场,陈善铭作为接收者之一随同到北平主持病虫害研究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华北农事试验场改组为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陈善铭主持病虫害系工作。1953年他协助陈风桐所长组织华北农科所农村工作队,赴农村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上迫切的问题,宣传和传授病虫害防治技术。1957年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陈善铭任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致力于小麦条锈病的研究工作。

主要从事植物病害研究和防治工作,成绩卓著。在植物线虫病、小麦条锈病、植物检疫等研究领域获得重要成果。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集体奖);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主编了《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第2版)、《中国农作物病虫图谱》、《国外农业生产水平和科学进展》、《国外农业概况》等著作。先后担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顾问;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顾问;《植物保护》主编、《植物保护学报》副主编和《植物病理学报》副主编;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农业部植物保护总站合办的植物病害训练班顾问。

陈善铭为中国植物病理科学事业奋斗了几十年,尤其是在他退休后还孜孜不倦地关心和支持植病学科建设和发展,继续勤奋工作。1979年在他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顾问期间,亲自指导创建了小麦病害研究室,组织开展锈菌遗传与生理、植物抗病变异体细胞选择、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等国内薄弱的研究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植病生物技术课题组,为推动植物病理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分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家所特有的敏锐洞察力。他在科学研究上十分注重联系生产实际,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对青年同志因材施教,培养独立思考、勤于实践的能力。许多植病界知名学者,都受过他的教诲。1989年在他80寿辰之际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向他献了寿匾,以颂扬他对我国植物病理学做出的杰出贡献。

 

填补国内空白,创建线虫学科

上世纪50年代,我国作物线虫病的研究近乎于空白。1953年陈善铭带领青年同志在定县基点上进行小麦线虫病的防治试验。他们宣传小麦线虫生活史和侵染途径,传授防治技术,大力推广小麦线虫病的病瘿汰除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汰除机处理的麦种含瘿率下降到0.5%以下。他亲自对试验结果和经验进行总结,写成“1953年河北省小麦线虫病调查研究及防治研究工作报告”,引起有关方面高度重视。他协助农业部制定了控制十大作物病虫害的规划,编写了有关消灭小麦线虫病的宣传册,供各地推广应用,有效控制了我国小麦线虫病的发生和危害。50年代末,他与陈品三等又开展了粟线虫病病原生活史及其防治的研究,其成果于1962年发表在《植物保护学报》上,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粟线虫病的防治研究工作。

60年代初,陈善铭又指派专人学习国外植物线虫病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和研究技术,并迅速建立了植物线虫实验室,组织翻译了《植物寄生线虫》、《植物线虫学研究入门》、《线虫学基础与进展》等外国专著,对推动植物线虫病研究和普及线虫病防治知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60年代中期,由于各种干扰,花生根结线虫病防治研究近于停顿。陈善铭为维持这一科研项目大声疾呼,鼓励研究人员坚持工作,并四处奔走,力争将已调离的人员调回,终于使研究所线虫研究得以继续,并取得了新的进展。

1979年陈善铭已70高龄,他还亲自去黑龙江省甘南县国营农场察看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为害情况及防治效果,并在农业部召开的现场会上作了学术报告。随后,在农业部委托植物保护研究所举办的“全国植物线虫培训班”上,他全面论述了世界植物线虫学的发展和我国线虫病害防治研究概况。对推动我国植物线虫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国植物线虫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组织全国协作,揭示锈病规律

1950年全国小麦条锈病大流行,损失小麦60亿公斤,占当时全国小麦总产量的41.3%,相当于全国夏季征粮的总和。为此,农业部专门召开了全国小麦锈病座谈会,研究制定防治方案,组织全国协作攻关。陈善铭担负起了华北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研究的领导,他组织周嘉平、陆师义等多位所内学者开展合作,到山西太谷、河北安国、南和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借鉴美国研究小麦秆锈病流行规律的经验,启迪青年人发挥聪明才智,分工协作、各有侧重。他经常和年轻同志讨论条锈病越冬、越夏以及在华北地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推动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经过近六年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华北地区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研究”项目,为今后解决锈病危害铺平了道路。此后,陈善铭又亲自率领助手到四川成都、雅安、宜宾等地调查小麦对条锈病抗性丧失问题。1961年他亲临甘肃布置甘、青二省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调查。

陈善铭还十分重视条锈病菌生理小种及小麦抗锈性变异研究。1956年他组织汪可宁等人紧密联系碧玛1号丧失抗条锈性的实际情况,开展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研究,1958年建立了一套能鉴别当前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类别的鉴别寄主,以后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对推动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专化研究发挥了领导作用。

1964年小麦条锈病在西北、华北、淮北再度流行,陈善铭组织当地科技人员对锈病发生情况进行广泛调查,并在徐州地区开展了药剂防治示范,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为了根治小麦锈病的为害,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金善宝院长的领导下,组织制定了包括培育抗病品种、强化病理研究在内的小麦条锈病研究与防治规划。在甘肃省甘谷县建立了锈病站,以甘肃为重点开展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越冬、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研究。与此同时,在所内也组织开展了小麦抗条锈病的育种工作。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尽管一些工作受到很大干扰,但科技人员排除干扰,坚持不懈开展科研工作,至1986年一批抗病品种陆续育成推广,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规律逐渐明确。经过30多年全国科研大协作,于1987年完成了“中国小麦条锈病流行体系研究”。①查明了我国小麦条锈菌的越夏地区、范围、方式及其条件,发现了西北、川西北、华北、云南、新疆等五大越夏片;②揭示了病菌的越冬和春季流行规律,包括越冬区域、方式、温度界限和地理边界等,为病害短期测报提供了依据;③选出了一套切合中国实际的条锈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鉴定发现了29个生理小种,揭示了陇南易变区品种抗病性丧失快和关中、华北品种抗病性丧失慢的主要原因,对抗病品种的选育、利用和布局有重要指导作用。“中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体系”科研成果继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集体奖)之后,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陈善铭是这些科研项目及其成果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亲自拟定课题指导思想、设计方案和具体任务安排,并通过各种形式统一思想认识,保障科研协作工作的顺利实施。

 

坚持植物检疫,捍卫国家利益

植物检疫是植物保护的重要环节。1953年陈善铭陪同苏联专家考察了我国植物检疫情况,了解到这项工作在我国还十分薄弱,建议有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此后,农业部筹建了植物检疫实验室,陈善铭受聘为该实验室顾问。在此期间,他对检疫对象的确定、工作人员的配备等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并同曹骥等人一同对来自苏联的大量引种材料进行严格的检疫。1960年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室因故撤消,他力主将该室研究骨干调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后续植物检疫科研工作保存技术力量。1957年他在民主德国召开的国际植物检疫会议上,提出了将小麦矮腥黑穗病作为检疫对象,以保障我国小麦安全生产,维护了我国的利益。以后,他先后代表我国就烟草检疫问题与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谈判,挽回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他坚持植物检疫原则,捍卫国家长远利益,对我国的植物检疫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