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可宁(1924-1999),男,1924年8月生于安徽歙县,著名植物病理学家。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后留校任助教,1950年7月调至前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组工作,1957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会。曾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病害研究室副主任,锈病研究室副主任、主任,麦病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四届和第五届常务理事,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从事小麦锈病防治研究,在病菌生理专化、品种抗病性变异与遗传、病害流行传播规律、预测预报、药剂防治以及综合治理等研究方面均有重要建树,成绩卓著。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受到植病学家、育种学家以及国际同行的重视。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4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汪可宁以身作则,任劳任怨,严于律己,为人表率,亦师亦友,待人真诚,与他接触过的人无不敬佩他温文尔雅的儒者风度,遇到问题都愿与他商讨。他谦虚谨慎、任劳任怨,长期在河北、甘肃、陕西等地生活艰苦的农村蹲点,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他尊重领导,团结同志,既坚持原则又善解人意,能抓住各个时期协作的关键,认真总结协作研究的结果。他的身传言教和谆谆教导,促使一批批年青人茁壮成长。
初入农门,触景生情
汪可宁出生于安徽省歙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担任过中学教师,对他有较深的影响。1942年他考入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病虫害组,从此与农业植保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4年级时他便兼任植物病理助教,1945年夏毕业后留校转为正式助教。这期间,他开始翻译美国植病专家契斯特的名著《小麦叶锈病及其防治原理》,该书于1956年正式出版。1950年7月,汪可宁调至前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组,担任技术员。他经常深入农村,长期蹲点,对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秆黑粉病、腥黑穗病、线虫病、秆枯病等多种病害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并积极参加农业部植物保护局组织的小麦病害发生情况调查。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培养了他对植物病理学特别是小麦病害研究的热情,为以后长期从事植物病理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瞄准锈病,关注变异
1950年全国冬麦区小麦条锈病特大流行,损失小麦60亿公斤,引起各级政府和科技界的高度重视。汪可宁在陈善铭的领导下,与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学研究所陆师义等合作,积极投入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的调查研究。从此,他与小麦条锈病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6年,汪可宁发现当时中国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当家品种——碧蚂1号抗条锈性的变异问题。通过广泛的田间调查和室内试验,证明碧蚂1号抗锈性变异是由于病菌致病性发生了变异即出现能够侵染碧蚂1号的新致病类型所致,发表了《关于碧蚂1号丧失抗锈性及其他抗锈性变异原因的商榷》一文。随后,他开始摸索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鉴别寄主,根据100多个代表菌系对200多个代表性品种测定的结果,选出一套具有明确鉴别能力、对病菌的反应较稳定、能正确反映中国小麦条锈菌变异特点的鉴别寄主,这套鉴别寄主由9个小麦品种(系)组成。利用这套鉴别寄主,鉴定了来自全国不同麦区的23000多份条锈病标样,查明当时中国小麦条锈菌有10个生理小种,其中条中1号、条中8号分别是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引起小麦条锈病流行的优势小种。1963年发表了题为《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专化研究》一文,得到国内同行一致公认并采纳应用,为中国小麦条锈菌生理专化的系统研究开创了先河。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小麦生产的发展,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将一些新的重要生产品种和抗源加入到鉴别寄主中,最终形成一套包括24个小麦品种(系)的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全国通用鉴别寄主,对各时期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进行系统监测,先后发现和命名了31个条锈菌生理小种,分别揭示了以碧蚂1号、玉皮和甘肃96、南大2419、北京8号和阿勃、丰产3号和泰山1号、洛夫林系和繁6及其衍生系品种为代表的共7次小麦品种抗条锈性变异规律,每年及时发布小种监测结果,为抗锈品种的选育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方法上,他经常到病害常发区实地考察小麦品种抗锈性变异情况,选择代表性地点设置全国小麦品种抗锈性变异观察圃进行系统侦察,掌握病菌小种对重要小麦品种成株期致病性特点,为品种布局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汪可宁是中国小麦条锈菌生理专化研究的主要奠基人。
上世纪80年代初,设在荷兰的国际小麦条锈菌研究中心引入这套鉴别寄主进行测试。中心负责人、著名的条锈菌生理专化研究专家R.W.斯塔布斯教授来信评价:中国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不仅对中国条锈菌有明确的鉴别力,而且对国际条锈菌具有与国际鉴别寄主同等的鉴别力。
协作科研,成果丰硕
发现中国小麦条锈菌易变区和新小种策源地。在建立一套切合中国实际的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的基础上,他亲自考察选址和组织领导,在甘肃甘谷建立了锈病试验站,在陕西太白建立了高山温室,供全国从事小麦条锈病研究的单位使用。建立了全国小麦条锈菌小种监测协作组,对各时期流行小种的组成、变化进行系统监测。研究证实陇南、陇东和川西北等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条锈菌易变区或新小种产生的策源地。新小种在上述地区首先发现,逐步繁殖积累,不断传播扩展,从新小种发现到发展成为流行小种,一般需要3~5年时间。他长期主持全国小麦品种抗锈性变异观察圃工作,通过分工协作,阐明了历次小麦品种抗条锈性重大变化主要是由于病菌新小种的产生和发展所致;1986年发表《1951—1983年我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变异分析》一文,揭示了小麦品种抗条锈性变异自西向东与病菌自西往东传播同步的规律,为揭示我国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的病菌变异规律提供了翔实而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组织开展高空气流与条锈菌传播关系研究。他与同事们一道对西北、西南等13个代表性地点8月下旬至11月下旬高空气流进行了分析。发现在3 000米以下高空,气流复杂多变,向各个方向活动,病菌可随气流向各麦区传播;在5 500米高空,气流活动以西风和西北风为主(占74%),西南风仅占17.5%,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小麦条锈病主要菌源基地关键传播时期的菌源是由西往东传播的规律。结合历年实地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证明陇南、陇东和川西北地区是中国小麦条锈病流行的关键地区,是中国东部广大麦区秋苗发病的主要菌源基地。
首先提出小麦条锈病预测预报方法。汪可宁长期在陕、甘、川等小麦条锈病流行区蹲点调查,在掌握条锈病越夏、越冬和春季流行规律基础上,于1958年首先提出《条锈病预测预报试行方法》,1964年修改成《小麦锈病预测预报技术试行办法(草案)》,由农业部转发各省(市、区)试行。1973年和1977年,他与兄弟单位专家合作,又对该预测预报办法进行了二次修订,并在全国小麦锈病预测预报网应用,每年冬前和早春进行一次锈病发生流行预报。实践证明,该预测预报方法简便可靠,对指导80年代以前的小麦条锈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次组织全国性条锈菌越夏调查和科研协作。1952年他参加了农业部组织的西康小麦病虫调查,发现在新龙、康定一带高海拔地区春小麦上存在大量的条锈菌越夏菌源。为进一步查明条锈菌越夏区的范围、条件、过程、传播路线和影响范围,他组织全国有关科研教学单位和技术推广部门的专家组成条锈菌越夏调查组,在西北、西南和华北地区展开大规模越夏调查和系统观察,为中国小麦条锈病流行体系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1964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他参与起草了灭锈歼灭战技术方案,经国务院批转全国各省(市、区)遵照实施。50年代末至70年代期间,一般每1~2年组织召开一次全国性锈病或麦病学术交流会,有力地推动了麦病研究与育种学家的合作。70年代初,他组织开展了中国小麦叶锈菌鉴别寄主筛选工作,建立了适合中国应用的小麦叶锈菌鉴别寄主体系,由白蚰包、东方红3号、丰产3号、6068、洛夫林10、泰山4号、泰山1号、IRN66—331和Redman等9个品种组成。
上述研究结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等,汪可宁均是这些科研成果的组织者和主要完成人。
以身作则,任劳任怨
为了中国小麦锈病防治研究事业,汪可宁奉献了毕生的精力,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包括晋、冀、鲁、豫、陕、甘、川、宁、青、鄂、苏、皖等10多个省区。1971年,他眼见北京8号等抗锈良种感病,心急如焚。当时没有条件,他就在田野里种上鉴别寄主盖上塑料膜鉴定少量标样,并亲自携带标样到陕西太白山借助凉爽的自然条件开展工作,终于查明了原因。1977年汪可宁刚刚结束在太白高山温室的工作归来,正值中国农科院领导到河南新乡检查工作,他激动万分,连夜赶写试验总结,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走进温室等待院领导来检查工作。由于长期的操劳过度,使他的血压骤然升高。当他走出温室低头捡拾掉地的眼镜时,就站不起来了,他患了脑溢血。人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面对那么多崇敬的目光和关切的询问,汪可宁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他已语言不清。痛苦的泪水从面颊流了下来,那年他才54岁,正值报效祖国的黄金时代,他有多少宏愿,有多少事还要做啊!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他的病情,送他回北京做了脑颅手术,金善宝院长等领导亲自前往探视。手术后一年多,他就带着后遗症颠跛着去北京图书馆查寻资料。1981年,他怀着无限喜悦的心情重返植保所工作,把党和人民赋予他的第二次生命又投入到锈病研究事业中。他主持完成了国家“六五”、“七五”科技攻关锈病课题,由于他的卓越贡献,先后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
汪可宁严于律己,为人表率,亦师亦友,待人真诚。单位同事和与他接触较多的同志,无不敬佩他温文尔雅的儒者风度,遇到问题都愿与他商讨。碰到他不太熟悉的问题,他总是去翻阅书刊、查寻文献,然后给予详尽的解答。他的身传言教和谆谆诱导,使年青人一批批成长。他谦虚谨慎、任劳任怨,长期在西北、西南等生活艰苦的农村蹲点,总是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上世纪70年代,由于当时缺乏接种的低温条件,他在陕西太白山上每天都要等到晚上10点钟后才能接种。他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坚持原则又善解人意,能抓住各个时期协作的关键,认真总结协作研究的结果。一位与汪可宁一起工作过的县农技站站长,在分别20多年后,听到他患病的消息,专程赶到北京来看望他,充分体现了他平易近人的大将风范和优秀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