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人而言,回忆与怀念,时常浮现于脑海,不必说出来、不会写下来、或者说没有机会说出来,没时间写下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让我们深切怀念一位已故建所元老,为植保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的洪锡午先生。
洪先生出生于1929年,北京人,家境殷实。青年时代就抱着渴望知识,追求真理的决心,刻苦求学,在北平解放前夕积极参加了中共北平地下党外围革命活动,展现了中国知识青年的爱国情怀。怀揣科学救国、科学强国之梦,于1949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1953毕业后在原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即转入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成为我所第一批从事植物病害研究的科学家,一生为小麦锈病防治工作辛勤耕耘,也成为了植保所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先驱。
在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先生理论基础深厚,思想敏捷开放。自参加工作起即从事小麦锈病的研究,小麦锈病的菌源基地大多在少数民族聚集地,野外调查工作困难重重,生活条件相当艰苦,遭遇了多次山体滑坡、爆胎、天降飞石、抢劫等各种险境,历经风雨,仍无怨无悔。在那一段人性被扭曲的苦难日子里,也始终没有放弃坚定的信念。先生在锈病的流行与传播、品种与抗锈性遗传及变异、条锈菌生理分化及杀菌剂使用技术等方面均有颇多建树。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及农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大家眼里先生多才多艺,平易近人,谦逊低调,意境高远,一生淡泊名利,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良好的修养和最具亲和力的人格魅力也感染了身边很多人。
先生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兴趣爱好广泛,他喜欢京剧、摄影、篆刻和绘画。最令人佩服的是先生的好记性和随笔记下的点点滴滴,因家族和旧友与京剧的渊源,他自幼爱上了京剧,从小听过的京剧唱段生、旦、净、丑他都一一记下,细数起来竟也有400多出。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老生(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孟小冬)、武生(盖叫天、杨小楼、叶盛兰)、花脸(裘盛戎)等的演出他都亲临现场,感受了京剧的无限魅力和国粹的博大精深。
先生所到之处常是相机不离手,将他对生命、生活、自然和美的热爱收入镜头,定格瞬间,记录永恒。 先生从小就喜欢篆刻,一生留下的篆刻名章无数。他的绘画功底扎实,在大学期间就绘制了10多种棉花病害挂图。参加工作后,更是喜欢用手中的画笔记录所见所闻,有趣的是,他将有些省份的厕所结构记录下来,图文并茂地描绘了各地的风土人情,用心之处可见一斑。
2010年先生被查出肝癌,在得知身患绝症时,他并没有被病魔所吓倒,依然保持着开朗、乐观、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抗争。五年间,先后经历19次住院治疗,身心承受了巨大的折磨,不幸在他86岁生日之时离世。我们失去了一位令人尊敬的老人、植保所前辈,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悲伤。先生生于1929年端午节,父母起名锡午,从人生的起点到生命的终点画了一个完完整整的圆,不禁让人心生感慨!
洪先生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的聪颖睿智、他的坚韧乐观、他的执着认真、他的谦和诚挚,值得我们敬佩!他的人品、他的精神、他的人生态度,永远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也将成为当代植保人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