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理论中心组学习稿

学习“科技引领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典型经验的思考

文章来源:科研管理处      作者:Admin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4-07-16

根据农科植保党字【201414号文件要求,科研管理处积极组织系统内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开展了“科技引领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典型经验的学习,就如何传承和发扬植保所优秀文化传统,构建和谐研究所等学习内容和主题展开了讨论,结合纪念建党93周年的演讲活动,认真梳理研究所的典型经验和优良传统。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扎根生产第一线,服务国家农业重大需求

建所以来,我所一代一代科学家始终坚持扎根生产第一线,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从实践中解决问题。棉花害虫组,以齐兆生、郭予元等科学家为代表的科研团队,致力于解决棉花害虫防治问题,研究形成了一整套棉花害虫防治的操作规程和技术,并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为我国棉花产业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棉花病害组,以马存、石磊岩等科学家为代表的科研团队,致力于棉花病害综合防治及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等工作,通过多年攻关,研发了一整套棉花病害综防体系,并选育出高抗枯萎病、高产棉花品种86—1号等抗病品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农药方面,先后研制了六六六等农药产品,多次获得爱国丰收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进入新世纪,又在“大”农药室的专家共同努力下,成功研制了多种重大抗性害虫多分子靶标杀虫剂,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坚持原始创新,抢占植保科技制高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原始创新列为四大创新之首,凸显出原始创新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建所以来,我所科学家一直致力于获得第一手科研资料,坚持原始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引领相关学科健康发展。建所之初,陈善铭等老一辈小麦锈病科学家就组织全国力量,完成了小麦条锈病全国流行体系的研究,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李光博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团队完成的粘虫越冬迁飞规律研究,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吴孔明院士团队多项研究成果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顶尖学术刊物发表,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以上成果都是我所原始创新的典型代表,正是这些原始创新成果为我所学科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确立了我所在全国乃至国际相关学科领域的凸显地位。

三、推进协同创新,巩固植保所引领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推进协同创新,以全国乃至全球化的视野,开展大协作、大联合,充分发挥我所作为国家队的引领作用。

上世纪50年代,依托我所建立了小麦条锈病防治研究协作组,根据小麦锈病发生流行区域与特点,统筹安排,合理分工,50多年的长期大协作,查清了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范围与作用,明确了病害源头和治理重点区域;系统揭示了病菌毒性变异的主要途径以及品种抗锈性“丧失”的规律与原因,建立了变异监测技术平台;提出“重点治理越夏易变区、持续控制冬季繁殖区和全面预防春季流行区”的病害分区治理策略,创建了我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并大范围推广应用,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可以说,没有协作组多年的共同努力,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农业部的直接领导下,强化顶层设计,充分考虑学科优势和区域特点,依托我所组建了包括1个综合性实验室、3个专业实验室、12个区域实验室、2个企业实验室和29个实验站在内的“农业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学科群”体系,其依托单位涉及36家科研院所、9所高等院校、2家企业,形成了网络化的协同创新平台,为全国植保大联合、大协作提供了重要平台。我所作为牵头的综合性实验室,更应该发挥国家队的引领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化平台体系,为国家需求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目前,期望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的“重大命题”、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任务在协同创新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传承优秀传统,弘扬植保所创新文化

建所之初的植保人在物资条件匮乏的条件下,传承时代精神,深入偏远农村,走到田间地头,了解农业、农村、农民的需求,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总结,在总结后推广,将一篇篇论文谱写在大地上;跨世纪的植保人,站在前辈的肩上,秉承老一辈的传统,继续开拓进取,围绕国家产业重大需求和国际学科发展前沿,构建大学科构筑大平台,引进大人才,造就大团队,组织大项目,培育大成果,成就顶天立地的壮举。

今明两年是“十二五”的关键之年,科研管理处将在所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与各处、室一道,在完成好“十二五”计划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十三五”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制定植物保护学科发展路线图,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勇于担当,加强研究所理念文化、标识文化、园区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建设世界一流研究所的宏伟目标的实现营造和谐的创新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