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7月3日,参加了所党委2019年第3次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通过集中学习,深入学习领会、反复研读原文原著,准确理解其内涵要义,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做到入脑入心、知行合一。(2)观看了《太行花开-李保国》视频片,收看了“弘扬科学家精神-先进事迹报告会”,学先进、找差距,促进党员干部和科研人员保持初心本色、强化使命担当,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通过一周的集中学习,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加深了对党员干部、科研人员初心和使命的认识与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作为植保人,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致力植保科技创新,服务国家“三农”事业。这个初心和使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植保人不懈奋斗、砥砺前行,也必将继续激励我们青年植保科技人员前赴后继、勇往直前。
下面,我结合植保人的初心与使命,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立足科技前沿、聚焦重大需求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了“三个面向”的重要指示,即中国农业科学院要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整体跃升。习近平总书记为未来农业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具体、更高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三个面向”重要指示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植保所最大的政治任务。我们要确保植保科研工作不偏离“三个面向”,更好地为全面支撑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纵观植保所60多年的发展历程,科技支撑产业是研究所的优势和特色。上世纪70年初,提出了“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植物保护工作方针,并通过小麦条锈病、棉花棉铃虫等重大病虫害治理研究与实践,促进了我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创新发展;上世纪90年代末,在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外来有害生物防控领域率先牵头组织全国性攻关、系统性研究,在传统病虫害防控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学科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形成了新时代的植物保护学科体系——农业生物安全学;最近十多年,推进了“绿色防控”、“农药减施”等理念创新、技术研发,在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研究领域进一步巩固了学科优势和引领地位。
这种优势和地位,在今年草地贪夜蛾防控研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前半年多,我们所就向农业农村部提交了虫情入侵预警报告;在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时,我们所第一个监测到了虫情;在国家尚未立项资助时,我们所率先启动了系统研究;在国家需要进行应急防控时,我们所第一时间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撑。这样的工作,不仅体现了科学家的敏锐判断和刻苦攻关,而且凸显了研究所的学科地位和产业影响;不仅是作物害虫防控的科研贡献,更是服务三农大局的情怀彰显。我们所之前获得的小麦条锈病一等奖等诸多重大成果,在这些方向都有淋漓尽致的体现。这说明,只有与国家农业重大科技需求紧密结合、与研究所优势和特色紧密结合,我们才能形成重大成果、服务重要产业。
因此,我们从事“顶天”研究的课题组,应该进一步好好了解农业产业实际及其重大科技需求,加强与植保实际问题的紧密结合,形成离生产最近的、具有农科院特色的基础研究体系,有助于我们在国内外基础研究“井喷式”发展局面中占一席之地。我们从事“立地”研究的课题组,切不能以自己坚持站在地里沾沾自喜、盲目自满,国家队的科研工作需要持续实现创新、不断发挥引领,应该时刻学习引进新理论、新技术,从而推进病虫害防控理念、技术及其技术模式的创新发展,更好引领产业科技的时代进步与规模应用。
无论顶天也好、还是立地也罢,无论新兴方向也好、还是传统学科也罢,都需要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需求,都需要不断学习和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并大力弘扬研究所的优势和特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出植根于国家农业生产实际的新理论与新策略、研发国内外领先的新技术与新产品,才能更好的履行国家队使命、落实“三个面向”指示精神,才能实现我们研究所、研究团队、课题组的可持续发展。
二、扎根生产一线,坚持长期攻关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俯下身子为群众脱贫觅出路,用科技把荒山秃岭抛进历史,把绿水青山留给未来,被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时代楷模。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在金色的麦田里,甘于奉献、乐于牺牲,沐浴寒暑三十载、潜心科研促创新,培育出优良品种“矮抗58”,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农民心中的“粮财神”、大地之子。他们都是农业科研人员的杰出代表,都是扎根生产、长期攻关的伟大践行者。
对于农业科研单位来说,扎根生产一线,一直是我们的传统,始终是我们的生命线。这是我们有别于其他以基础研究为主的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突破重大科技难题、实现重大科技进展的重要途径。60多年来,我们所涌现出了一大批的立足生产一线从事科研的团队和个人。郭予元先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吸浆虫是华北地区小麦生产中的重大害虫。一些单位提出了“蛹期和成虫期防治并重,蛹期防治为主”的指导方针,通过压低小麦吸浆虫数量来保护小麦免受为害。郭先生在河南南阳开展蹲点试验,通过吸浆虫发生为害规律研究,发现抽穗期是小麦吸浆虫侵害的敏感期;从而将以往以消灭吸浆虫为目标的传统策略改变为以保护麦穗免遭侵害为目标的新对策。“穗期保护”策略有效解决了小麦吸浆虫防治难题,至今在生产实践中仍广泛使用。90年代初,棉铃虫连年暴发成灾,但当时在关于如何科学防治棉铃虫问题上存在极大争议。郭先生带领棉虫组科研人员扎根新乡,系统研究了棉铃虫发生规律,提出了“一代监测、二代保顶、三代保蕾、四代保龄”的防治策略以及用麦田密度估计棉田密度的中期预测、二代药液滴芯等一些防控新技术,集成了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使新乡市10万亩棉田成为1992-1994大灾之年大面积控制棉铃虫的先进样本。时过境迁,之前的研究主题、研究手段已略显陈旧,但先生们的科研理念、科研方法仍值得学习。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科技人员,特别是青年科技人员,立足生产实际做科研的教育和引导。
三、树立大局意识,引领学科发展
这次学习,有幸再次聆听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是创造“两弹一星”伟业的广大建设者和创业者的科学态度和“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农业科学研究同样需要不同单位、不同团队之间的协作攻关。我们所1987年主持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小麦条锈病流行体系”、2012年主持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小麦条锈病菌源治理技术”,就是由我们所组织开展全国性协作并取得重大成果的典型案例。全国性协作,不仅需要有平台有项目,更需要研究所、我们的科学家有立足全国、服务全国的大局意识和科学情怀,有统筹全局、引领全局的科研本领和组织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到: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握方向、统揽大局、统筹全局,为实现我们的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而矢志奋斗。全国性协作研究、重大病虫害长期攻关,就是植保科研领域的长征路,需要有明确的科研目标、科学的全局谋划,需要立于时代潮头、紧扣时代特点,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去攻关,从而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服务于各个时代的不同科技需求。因此,在这些长期性工作中,研究所、我们的科学家既要有短期的目标,更要有长期的方向;既要后战术的思考,更要有战略的谋划。
立足全局、服务大局,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是我国国家队的使命和担当。我们应当发挥研究所国家队的优势和实力,更好引领学科进步、更好支撑产业发展。同时,我们应当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一批有情怀、有责任、有能力,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年轻科技骨干,使我们植保事业薪火相传、不断前进,让我们植保人初心永存、使命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