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是我所对外交流的窗口,是科研实力的体现,是传播科技成果的载体,是科研工作的技术支撑。我们植保所主办的期刊都有悠久的历史,期刊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沿格,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刊登了大量植保学科的研究论文,为传播科技信息、推动我国植物保护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老一辈学者严谨的学术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等优良传统,也通过期刊不断的传承着。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的前身是1985年由邱世邦院士创办的《生物防治通报》,在邱院士的领导下,期刊一直秉承“学术、严谨”的办刊宗旨。在创刊初期,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期刊是国内科研交流的重要途径,作者和审稿人也通过手写书信的方式来沟通和交流,至今,我们编辑部还留存着这些宝贵的信件,字里行间体现着老一辈科学家认真的学术作风。那时候,邱院士对稿件的修改审定精益求精,一篇稿件往往亲自修改4~5次才能最终发表,严格把握学术期刊的科学方向和论文质量。在他的精心呵护下,《中国生物防治》的影响因子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在2006年以后,期刊的主办单位由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变更为植物保护研究所,杨怀文主编和现任张杰主编分别主持工作,他们始终坚持办刊宗旨,注重稿件的学术性和创新性,使得后来的《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在植保行业期刊中的影响因子不断创新高。
我们研究所主办的期刊已刊登了大量的研究论文,仅《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创刊近30年来,就已经刊登研究论文2500篇左右,为国内外了解和开展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我们所取的成绩离不开我们植保所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的支持,离不开我所科研处的管理。在我们经费紧张,不能独立运营的情况下,所里给我们提供财务支持,我们办公条件艰苦后,研究所为我们提供舒适的办公场所,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精力全部放在提高期刊学术质量上。
作为编辑,我们的工作琐碎,默默无闻,但我们甘心为别人做嫁衣,我们在服务中从不感到孤独,因为在我们身后有植保所做坚实的后盾;我们也不羡慕别人的精彩,因为在他人的辉煌中也闪耀着我们的光芒。我们只有一个信念:“积极创新,服务科研”
编辑工作主要是校对,编辑,发行等传统的文案类的内容。从我们收到稿件,到给外审专家评审,然后我们编辑部内部进行加工,主编编委终审,交印刷社排版印刷,最终发行,整个流程需要长达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作者普遍反映周期太长,创新成果不能及时的报道;这确实是我们期刊编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我们也在不断的改进,期刊一直在不断的扩版增容,从创刊时的每期48页,到现在每期150页左右,页码已提高了3倍左右,如今,编辑部构建了自己的网站,有自己的投稿平台系统,投稿、审稿全部网络化,大大优化了期刊审理流程。就在今年,《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在主编、编委会和所科研处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季刊更改为了双月刊,发表周期大幅缩短。
期刊一直在积极的创新中寻求发展,而且创新也永无止境。我们的工作还需完善,如何通过平台让作者和读者间的交流更便捷,内容更丰富?是我们未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全面普及,科研人员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检索、阅读研究资料,而且语音、视频等手段也越来越普遍的被应用在实验过程中,期刊仅仅刊登文字形式的论文,与试验相关的视频资料并没有融入到期刊出版中,这样的期刊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读者和作者的需求。实现真正的数字化和多媒体出版,是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期刊创新的重点方向。
我想未来的期刊出版模式应该是这样的,作者的试验结果随时的上传到平台发表,同时作者除了提供数据外,还要提供包括试验材料和实验方法的语音、视频等资料,这些材料完全公开,让同行们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做出评判,也允许读者对数据、图表、图像、音视频内容进行挖掘和重分析,以他们需要的方式重新分析数据。另外,稿件的外围,包括文章的项目来源,项目背景,承担者的背景,资金来源,作者信息等等做详细的解释标注,这样读者更容易找到相关信息,也对这篇文章的来龙去脉更了解。
我们的现实离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相信,在主编、编委会,所科研处的支持下,在植保所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的领导下,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同时也希望审稿专家和作者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工作,继续为期刊的腾飞保驾护航。
我们编辑部服务于科研,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了更好的为科研服务,为大家提供快速、便捷、全面的信息交流平台是我们的使命。在科技不断创新的今天,我们的工作也要不断的改进,我们必须要利用科技的前沿,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与科研工作密切联系,为把植保所建设成一流的科研院所搭建交流平台。
展望未来,植保事业任然任重而道远,植物病、虫、草、鼠害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期刊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我么会抓住机遇,进一步提升期刊影响力,为我国植保事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